伴隨著201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今年315的主題是“攜手共治,暢享消費”。消費維權社會共治理念,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是保護人民利益。共同維護行業市場秩序,提升人民的消費環境,全民參與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才是消費者協會的宗旨。
在消費者大喊保護自己權益的同時,企業也出聲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此次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提交了一份《關于打擊網絡謠言維護企業權益的建議》,他坦言,在過去的2014年網友通過“科學實驗”,爆料娃哈哈旗下品牌營養快線產品烘干之后會形成凝膠,作用堪比“避孕套”,其實這屬于正常的蛋白質凝結一種現象,但是娃哈哈集團僅因為這個不實的謠言,而在2014年的銷售業績上至少損失人民幣50億元以上。
315即將來臨,不少企業黑幕將被曝光。然而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有時候很多謠言還未被證實就“不脛而走”,企業如何在日常就做好危機公關處理,在315來臨之際需提高警惕。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一旦被曝出負面信息后,會迅速在網上被放大和傳播,正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如果企業缺乏對網絡輿論的敏感性,沒有及時應對和處理好企業危機,單純的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說法,那么企業的誠信和形象必然會遭受到一定程度是損害,甚至關門大吉。
娃哈哈集團是國內優秀企業中的代表,因為網絡謠言遭受經濟損失,這既是對正常經濟秩序的傷害,也是對中國法律制度的挑釁。當然,其中主要原因大多是因為品牌之間的惡性競爭所導致的,甚至有的企業為打壓對手而發動網絡輿論,惡意詆毀并故意抹黑競爭對手。中國危機公關領域的標桿企業“當前傳播”品牌管理部負責人表示:面對如此亂象,企業首先應建立起日常的網絡輿情監控制度和常規危機預警體系,第一時間采取危機應急預案。其次,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國家應該從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入手,減少損害企業正當利益的違法行為;再則,企業也當提高面對危機的應對能力和意識。只有如此,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維護企業的名譽,贏得公眾的信任。
企業危機公關處理能力,不僅體現在如何應對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方面,同時還體現在當產品質量等出現問題后產生的社會輿論的質疑上。假設企業自身存在問題,必須及時向公眾道歉,不惜代價下架和召回問題產品。企業應及時發表聲明,向消費者致歉,承諾自己過失并承擔全部責任,需要第一時間公布事件的調查進展和整改方案。只有對顧客坦誠以待,告知公眾真實情況,才能避免事件擴大,平息消費者心中的不滿情緒。
2015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和騰飛的一年,大陸企業面對日趨激烈和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稍有松懈就會掉進網絡輿論的漩渦陷入危機之中。所謂危機,即是危險與機遇并存,“當前傳播”認為中國企業不能固守傳統危機管理方式,必須建立起一套規范、全面的危機公關體系,如果應對及時、處理得當,危機亦會演變成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