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社交網絡,如微博與微信,惡性競爭,相互封殺,增加了人們日常交流的煩難。對于號稱注重用戶體驗的壟斷巨頭們來說,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未來互聯網的惡性競爭需要制度來規制,最好能夠消除幾個社交網絡巨頭的敵對態勢。
這對用戶來說都有益,譬如說微博,已經是個新聞發布平臺,微信則是日常的親密好友,兩者雖然同為社交網絡,但最終走的是差異化競爭道路。何謂差異化競爭?就是功能相異,各得其所。相互回避鋒芒,這樣也容易促成合作。新浪方面與騰訊方面完全無需各自打造高大全的社交網絡,而是取長補短,相互密切合作,這才是共贏的王道。
中國互聯網企業,最擅長的就是閉起門來搞自家的封閉式生態系統,幻想自己都如蘋果一樣通吃產業鏈。但蘋果很特殊,絕大多數企業是完全做不到這點的。中國企業需要的是開放式的生態系統,共同合作打造共享的生態體系,比如微博與微信之間,打通障礙,則就是大大加強用戶體驗。但如現狀,各自深挖護城河,高筑墻,毫不符合互聯網的共享精神。這種做法,與過去中國大學擴招態勢一樣,一窩蜂地去搞“綜合性大學”,或者地方政府,競相上馬大項目,仿效北京搞CBD.沒那個體量,也沒那個能力。這是非理性的“羊群”所為。惡性競爭最終就是浪費資本,兩敗俱傷,公司、用戶乃至社會,均得不到什么好處。
化解問題的最好做法就是各大壟斷性的互聯網企業相互持股,在政府安排下做到這一點,減少彼此的對立沖突,進行分工協作。如美國的微軟、蘋果等公司,股份的大頭并非是風險性的投資基金,個人持股比重也不大,主要是保障性的養老基金等為主導。這樣穩定的基金化的大股東模式下,各個壟斷巨頭都懂得自己服務的東家是社會公眾,彼此也不會祭出什么你死我活的手段出來。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最終的模式也會趨近于此,隨著中國金融改革的加速,養老基金等共同基金勢必也會得到飛速發展,形成比較穩定的權重力量,迫使各個企業終止惡性競爭。比如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之類的燒錢大戰,完全不必再搞,勢均力敵的狀態下各自燒錢,沒有什么效用。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惡性競爭,問題就出在股本上,大佬們權勢太大,為所欲為,不考慮公眾利益。且還在上演傳統的中國江湖,一山難容二虎。無論多么標榜互聯網思維,這還是中國式的傳統集權思維。這還是各路諸侯,爭相要做山大王,不正當的競爭比比皆是,就如同黑社會一樣善用黑手段。而真正的周天子,即公眾力量,尚未成形。
時代終究會淘汰一些人的,即那些不顧時勢的、沒有競爭底線的人,作為時代前進的代價。當公眾力量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進行而成為主導性的力量時,共享精神也將超越以鄰為壑的競爭精神。這就跟民國時代一樣,軍閥土匪林立,但打來打去,有些被消滅了,有些合作了,最終他們都成同事了——為著同一個大股東而打工而已。這個大股東就是金融化后的共同基金。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結構還會有個比較大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