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當前網絡法治環境并不健全,尤其是互聯網超越國界的特點,信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棱鏡門”事件為各國敲響警鐘。
日前有報道稱,由于考慮到安全方面的原因,中國政府已經將美國反病毒軟件供應商賽門鐵克、俄羅斯卡巴斯基實驗室排除在安全軟件供應商之外。目前被排除在外的是兩大公司的安全軟件,并沒有提及硬件類業務。在目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安全軟件采購名單中,已無國外廠商身影。
這樣的消息有兩種解讀,一方面是政府機關的信息安全會有更多國產品牌的保障;另一方面對國產安全軟件廠商是重大利好,少了海外產業巨頭的競爭。根據市場統計的情況,政府是安全行業最大的客戶,它的偏好對市場會產生重大影響。
由于當前網絡法治環境并不健全,尤其是互聯網超越國界的特點,信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棱鏡門”事件為各國敲響警鐘。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小組的成立,也標志著我國將信息安全提升至國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如今,操作系統、辦公軟件以及信息安全軟件成為政府信息安全的焦點,從安全可控的角度而言,中國政府更多選擇本國產品,既符合本國的產業策略,也是其他國家政府的慣例。
盡管國外安全廠商的優勢是歷史悠久,經驗積累豐富,產品和方案都非常成熟。但對中國而言,這些海外安全廠商的核心技術和核心團隊通常不在中國,可能難以快速響應國內的安全威脅變化,畢竟有些病毒傳播具有區域性,本土安全廠商可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另外,一些海外安全廠商的產品,中國政府難以對其源代碼進行完整的安全審計,廠商既需要考慮商業秘密,還可能涉及審查標準等問題。
從這些角度而言,中央國家機關在采購安全軟件之時傾向于采購中國品牌有理有據,不過,這對于安全產業來說,又不完全是利好,至少有兩方面因素值得考慮。
一方面,政府機關對于安全軟件的需求無疑是高標準的,減少競爭的國產軟件是否能持續保證產品質量?就行業發展水平來說,中國安全軟件行業起步較晚,投入也難以與國際巨頭相比,但網絡平臺卻是全球共享的,它們都面臨相似的安全威脅。
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五大安全軟件供應商里沒有中國廠商的身影,而中國已經成網民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產業上的差距。如果差距也表現在安全服務水平上,那么政府部門普遍采用國產安全軟件,則也是將自身的信息置于不太安全的境地。
另一方面,中國的信息產業已有長足的進步,個別領域甚至躋身世界前列,信息安全產品與服務也應該會有這樣的提升空間。換句話說,中國的安全產品也會走向世界,甚至也會進入外國政府采購的名單。如果中國在政府采購方面刻意回避國外產品,也可能使得中國產品走出去時遭遇類似困境。
這就意味著,中國在評判一款安全軟件是否質量合格、有沒有暗藏后門之類,必須秉持一個公允中立的標準。至少在技術層面,對國內產品和海外產品應該一視同仁,當兩者在技術水準上難分伯仲時,可以優先采用國產。如果國內產品明顯優于海外產品,當然也毫無疑問使用國產,但出現海外產品優于國內產品時,如何抉擇則需要仔細思量。
過去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對于國產的過多“呵護”并不一定利于該產業的長遠發展,尤其信息安全是全球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中國的信息安全產業不可能獨立于國際合作與競爭。所以,我們必須在確保信息安全主權和提升安全產品質量方面取得平衡。
另外,基于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而產生的信息安全問題,絕不單單是安全軟件能夠解決,它還涉及硬件研發與制造、操作系統及相關應用軟件的研發,這就意味著中國的信息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們贊成政府部門更多采購國產安全產品和服務,但同時也期待能夠出臺舉措,激活國內安全市場的競爭,助力中國的安全產品在技術與質量方面與海外巨頭的產品相媲美。如此,中國的信息安全才能獲得持久和高水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