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車后市場的沙龍聚會仍然很多,但從結果看,討論的內容仍然和一年前沒有本質差異,車轱轆話說了寫了一百遍,也無助于推動產業變革。
在我看來,國內具備實施后市場變革的力量有三股,一是主機廠以及背后的汽車集團,尤其是類似上汽這種擁有完整零部件工業體系的汽車集團,別看它有幾千萬用戶資料,但沒有用CRM管理用戶,真借助互聯網做后市場,它仍然差用戶。二是博世這類全球頂級汽車供應商,無論配件、技術、資本還是終端管理體系,它都沒有短板,但它也差用戶。三是平安這類擁有車險、金融、投融資平臺的集團公司,它擁有用戶、資本和數據,它最缺的是配件資源。
我個人最近的研究興趣在汽車金融,對后市場的思考更多的放在主機廠售后服務電子商務以及如何借鑒醫療互聯網化方面。此前已經撰文討論過的后市場O2O更多的是實踐而不是討論,無論上門汽車服務還是配件連鎖、維修連鎖,這些沒必要空談,當下各種風險投資都在追捧這類投資,拉起一幫兄弟趕緊干活才是正道,君不見連后市場大佬們都已經行動了,都說大船調頭難,現在大船都已經開始調頭,小舢板要是還不行動只能被拋在后面了,如果一無所有的互聯網諸君還忙著閑扯,那真的是在浪費風口機會,錯過風口,即使你只想當個風箏,也飛不起來的!
言歸正傳,我后面幾天想討論下醫療互聯網化對后市場變革的借鑒意義。在傾聽醫療互聯網化專家的分享之后,我認真研究了醫療系統信息化、互聯網化的問題和實踐,驚訝地發現醫療互聯網實踐對汽車后市場的借鑒意義巨大。醫院服務與汽車維修服務相似之處非常多,智慧醫療的探索遠比汽車后市場深遠,汽車后市場互聯網化諸君理應多多借鑒,多多合作,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已經沒戲了——你怎么知道玩智慧醫療的那伙人忙完了自己的事情不會來收拾汽車后市場的舊山河?
我知道,從事醫療和醫療信息化的都是高大上的人群,醫療信息化本身也遠比汽車后市場走得遠,但從本質上,醫療和汽車后市場的商業模式很相似,適用于醫療體系的模式,對汽車后市場而言是降低安全標準就可以拿來使用的,比如藥品的溯源系統,已經有人在汽車配件市場借鑒藥品溯源系統……我認為直接拿來主義是其次,更需要借鑒的是智慧醫療的思想和線上線下改革經驗。
后續我計劃從三個方面對智慧醫療和汽車后市場進行比對分析,每個方面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一系列文章,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參與討論。
其一:供需矛盾、管理體制和信息孤島:醫療市場 VS 汽車后市場
其二:信息化、互聯網金融和平臺戰略:醫療服務 VS 汽車服務
其三:云服務、可穿戴設備和大數據:智慧醫療 VS 汽車智能服務
最近汽車行業的學習熱情很高,但負責HR和培訓的人員本身需要弄清楚的問題是,在變革時代,企業內部員工的學習的并非自己的業務知識,而是競爭對手的知識以及跨界知識。當前汽車行業最缺乏的是行業內部的交流平臺以及跨界交流平臺,無論倡導“西T中創”的T圈還是剛剛成立,致力于汽車后市場同行跨界交流的A圈,都是為了滿足行業的剛性需求。無論T圈還是A圈,都希望能夠成為汽車產業不同領域的思想創新源泉,作為自媒體人,我將深度參與T圈和A圈的后續活動。
作為A圈的創始人,我也熱情歡迎各路媒體、自媒體同仁支持A圈搭建的后市場社交平臺,我相信,無論你在汽車行業從事什么工作,最終都離不開服務車主這個核心,歡迎加入A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