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華為就向外界傳達了布局智能家居的信號,時隔近三年,華為終于陸續發布智能家居產品。雖然小米有“先入為主”的優勢,但兩者的模式是不一樣的,華為更像是IOT中的安卓,小米像是IOT中的蘋果的IOS。
近年來,各大手機廠商的競爭逐漸蔓延到智能家居。為什么手機廠商都紛紛布局智能家居?手機廠商會比其他平臺做智能家居更有優勢么?
智能家居是拿下物聯網船票的必爭之地
自谷歌2014年收購恒溫器公司Nest后,智能家居迎來爆發,有無數企業前赴后繼加緊布局,跑馬圈地,火爆程度可謂空前絕后,覆蓋面廣。據不完全統計,智能家居市場上活躍的幾股勢力大概如下:
以聯想、英特爾為代表的PC廠商;
以華為、小米、三星、蘋果等為代表的手機廠商;
以海信、格力、海爾、美的等為代表的傳統電器廠商;
以京東、蘇寧等為代表的電商平臺;
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
以恒大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商;
除了以上,各個行業的巨頭入場智能家居,還有一些主推智能家居概念的創業公司也迎來一波集中噴發,大受風投資金熱捧。其智能產品種類也是日益增多、豐富多樣。據國外調查機構StrategyAnalytics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最暢銷的六大智能家居產品分別是智能音箱、智能燈泡、智能煙霧探測器、智能門鎖、智能網關、控制中心和安全攝像頭。
《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到2020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元。分析師預測,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5000多億元。如此大的盤子,不是一個企業能吃下的。在智能家居這個領域里,需要多方的力量去投入研發及探索,所以這也早就了智能家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象。
從上面布局智能家居領域的企業來看,手機廠商無疑是最聲勢浩大的。麥肯錫曾表示:未來十年內智能家居將取代手機,成為新終端。隨著智能手機紅利的消失,國內銷量最高的手機品牌制造商紛紛將智能家居作為第二戰場。比如:小米從2014年開始構建了一套自研、自產、自銷的完整體系,華為緊隨其后構建智能家居平臺HiLink。而今年7月OPPO、vivo與TCL等眾多知名廠商在深圳舉辦簽字儀式,宣布共同成立IoT開放生態聯盟。
隨著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的概念,將首先在智能家居領域爆發。智能家居屬于消費級物聯網,是物聯網眾多應用的一種,與普羅大眾的生活最貼近。國內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是各個行業發展智能家居的動力。智能家居可以先將家庭所用的產品接入到網絡世界,打破產品的孤立性,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控,從而提高用戶的便利和幸福感。先將千萬家庭融入到IOT大生態中,可以為發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打基礎。
三大痼疾,致智能家居“帶著鐐銬跳舞”
隨著智能家居單品在市場上的全面開花,智能家居已經不是高端人士的特產,不高昂的價格和方便的體驗,讓越來越多的新中產、新青年開始使用智能家居,享受智能生活的便利。但是隨著不同品質的產品涌入市場,繁榮的智能家居背后,隱含了大量的問題,困擾著行業的長遠發展。
各自為戰,標準不一
雖然以各大巨頭為核心形成了幾大平臺或聯盟,但行業仍然沒有領頭軍。大家都是競爭對手,因而不大可能互相兼容和接入,所以整個行業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框架和標準,每個平臺的設備自成一派,各種產品難以互通互聯,產品零件無法互換,這也為智能家居行業的售后服務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同時對用戶來說,體驗極差。比如不同品牌的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入口app,用以管理和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當用戶購買不同品牌產品時,要安裝多個家居類APP。
信息泄露,安全風險
市面上存在著大量參差不齊的產品,而大眾對產品的安全性意識又不足,這埋下了巨大財產及生命安全隱患。據報道,智能家居的破解難度低、用戶使用率高、隱私信息集中,因此,“黑入”智能家居、盜賣個人隱私的行為已經漸成“產業”。一旦智能家居設備出現漏洞沒有及時察覺、修復,就可能會造成信息被盜取、財產丟失、設備被操控,甚至生活被監控。一旦智能家居被非法侵入,后果不堪設想。
夸大功能,體驗性差
市面不乏巨頭制造的產品,但也有一些小作坊制造的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除此之外,很多產品形式大于內容,與用戶需求不匹配,弄一些聯網和高大上浮夸的操作界面,就稱之為“智能家居”。利用營銷手段,夸大功能,使得成本居高,導致價格虛高,市場接受低。高效、便捷、節能的實用性產品才是用戶最想要的智能家居。
我國智能家居行業已經走過了概念普及階段,但是消費者對智能家居認知普及度正逐漸提高,現行業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智能家居整個行業也會如智能手機行業一般,必然有一個洗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暴露很多問題,無技術基因、技術不過硬、靠營銷炒作的企業必將率先出局。同時也會沉淀優質的企業,帶領整個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決勝智能家居四大因素:用戶、產品、技術、渠道
目前智慧家庭市場方興未艾,集中度尚低,缺乏領軍企業。據品牌咨詢機構的數字顯示,在智慧家庭市場,即使是提示度最高的品牌,提示率也不到5%,存在大量的認知空白。所以無論對巨頭還是“后起之秀”,起點都是一樣的。現階段是大家“試錯”階段,尋找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其在智能家居中所發揮的控制中心的角色,手機廠商進軍智能家居行業有著明顯的入口優勢。但以小米、華為、及OPPO\VIVO為代表的手機廠商在智能領域的玩法各不同。
小米是平臺生態玩法,通過股權投資生產商,打造小米生態鏈。提供底層的核心標準和技術,只對小米生態鏈的產品開放,對生態鏈外部企業的智能設備封閉。
華為同樣也是平臺生態玩法,但是是與各大品牌合作。華為提供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包括標準、開源硬件、嵌入式OS等,但廠家依然可以保留自己標準。
OPPO\VIVO是聯盟玩法,不以任何廠商為中心,與家電企業共同制定接口、協議,確保各家之間的產品能互聯互通,共同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各家玩法大不相同,但是能否決勝智能家居領域,需要具備以下因素。
一是在用戶方面,在眾多布局智能家居領域的企業中,其中以手機廠商和BAT等大型互聯網平臺,所擁有的用戶最多。因為智能家居對用戶的滲透率比智能手機要低,這些平臺擁有的用戶未必能轉化為其智能家居品牌的用戶,所以還需要提高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唯有忠實用戶才能建立護城河,在試錯階段,龐大的用戶數據基礎也可以為產品開發提供依據。
二是在產品方面,手機廠商本身擁有手機作為控制智能家居的入口,但是智能家居不是所有的場景都依賴手機,所以有些企業發布了智能音箱或者路由器等單品作為控制智能家居的中心。未來不是某一個單品作為入口,但平臺一定要有高頻、隨時可連接、用戶體驗極佳的單品。產品和用戶,相輔相成,沒有過硬的產品,平臺就不會吸引用戶。
三是在技術方面,智能家居的基礎是技術運用,例如大數據、人工智能、語音交互、感應技術等。現階段,有很多企業靠低價單品、營銷概念等來吸引眼球,但未來一定是拼專利、拼技術。企業研發產品時要考慮在復雜的家庭環境下,如何讓智能家電運作順暢,提升產品性能,提供可靠的智能家電連接和傳感解決方案。
四是在渠道方面,現階段,市面上還只是零散的智能單品,所以用戶可以通過線下或者線上購買。智能家居更重體驗,線下店作為智能家居產品的體驗中心,擁有線下渠道,這對推廣智能家居產品是非常有利的。而未來智能家居零售門店的推售順序是,智能單品、智能場景套裝、全屋系統套裝。一旦智能家居產品爆發,未來將是單品+系統新零售渠道模式。
未來智能家居將真正從概念走向成熟應用,將打破“智能單品、標準化制造、功能化服務”三大定律,向“成套互聯、按需定制、生態服務”的方向快速進化。而對于布局智能家居的平臺來說,不是單一的賣爆款產品,而是需要為用戶提供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要想掌握在智能家庭場景中占據主動權,就需要拼用戶、拼產品、拼技術、拼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