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有的老板賣了別墅,賣了等同別墅價格的股票......幾乎傾其所有,花了6年多才做出一套比較穩定的智能家居系統。還有許多企業的智能家居部門領導因為行業遲遲沒有產出而離職了...
業內已經有段子稱:這個行業里花了一個億的公司已經死了,花了兩個億的公司暫時還活著。
做智能家居的企業為什么難?《智慧產品圈》記者拜訪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商云海物聯董事總經理黃敏強,聽他說說做智能家居到底難在哪里。
智能家居系統是一種三端架構
智能家居的技術看似簡單:現成的手機APP或計算機界面控制技術、加上嵌入式軟件及硬件制造技術,把它們集合在一起就組成了智能家居技術的基本框架。
然而許多家電公司和互聯網企業按照這個“1+1=2”的思路,用簡單的技術疊加來設計智能家居框架時發現:這樣設計出來的系統基本沒有可用性。
實際上,智能家居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必須將云端、控制瑞、終端三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以云端技術為例,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今天,用現有的技術實現硬件設備上網、實現遠程控制,不存在技術難題。把云端當成一個交換機,不需要考慮控制端和終端的業務邏輯,其他二端也是同樣道理。所以很多智能家居公有云基本都是透傳的,不參與終端協議的制定。
但在智能家居系統中,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特性,用統一的協議是不合理的。這個不合理會給云端的效率(運算能力)、帶寬等帶來很大的負擔。即使用技術手段解決掉公有云90%的問題,但90%合理性仍然不夠,剩下10%的不合理也需要在不斷試錯中加以優化。
也就是公有云企業必須配合終端和控制端的不同產品共同進行云端優化,使之合理運行。這同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智能家居系統的“三重境界”
根據三端的有機結合成熟度,智能家居系統也可以分為三重境界:可看,可用,可賣。
對于智能家居企業來說,可看階段很容易實現。企業一般在一年內就可通過APP控制單品組合,在云端實現“智能聯動”演示。這個階段,云端、控制瑞、終端三端初步實現聯通。
要達到可用階段,企業還需解決產品線和系統的基本穩定。簡單地說就是系統內的產品不會輕易掉線,可穩定發揮產品功能,配合其他產品完成系統聯動功能。穩定的系統才能給使用者帶來較好的體驗,這個階段花費的時間一般在一年以上。
但此時系統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還達不到可賣的程度。要讓系統級產品達到可賣是有難度的,可用而不可賣是智能家居產品技術不成熟的一大特征。可賣階段是在可用的基礎上將各種問題修復和優化,使之達到市場可接受的程度。
要達到好的用戶體驗需要考慮到系統的可擴展性,對增加產品之后產生的問題有正確預判和對應的解決措施。終端設備都遠程升級不太現實,這就要求產品在售前必須對三端的協議、終端的穩定性、可靠性做足夠的測試。
可看一年起步,可用又一年,可賣還要一段時間,完善永無止境。智能家居涉及到軟硬件技術協同優化,這里面的研發成本有多高可想而知。
智能家居云平臺誰會勝出?
有足夠的資金,卻缺乏足夠的三端技術經驗,也不能解決智能家居的系統問題。從行業生態格局的角度來看智能家居的云平臺之爭,就更有意思。
以阿里為代表,互聯網系智能家居公有云還在摸索。各大家電企業想用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來完成布局,到今天也并沒有好的系統提供給用戶,都還是以單品用APP和云端將它們兜起來,效率和用戶體驗都不夠好。
華為作為一個擁有三端經驗的企業在這方面具有最深的認知,在眾多的云平臺選手中,華為是最有能力和資格設置智能家居公有云讓廣大企業使用。
坊間傳聞,在做OpenLife生態之前,華為曾派出了一個物聯網團隊拜訪了很多智能家居企業,利用這些廠家和自身業務經驗設計出了華為OpenLife生態,讓各企業可用華為云平臺存儲和分析數據。
但華為到目前為止也還在不停改進和優化,目前也還沒有完全把智能家居產品的三端協議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