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artner預測,至2020年,將有逾200億臺家電、電視機及其他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在愈加嚴峻的安全形勢下,許多智能家電企業也在通過各式各樣的措施不斷加固防御長城。智能家居所面臨的主要信息安全風險包括:隱私泄露、財產損失、人身攻擊、網絡攻擊、輿論擾亂等。
然而如何才能讓智能家居真正落地,過了用戶心中那道“安全關”,智能家居廠商們心中自然都有一桿稱。2017年,智能產品不斷涌出,智能安防“黑科技”產品層出不窮,然而又有多少智能產品能夠真正被接受?行業內總在說,今年是智能家居“元年”,看似市場大門向用戶開放,實則卻因為存在種種安全風險,被用戶拒之千里之外。或許只有那些真正有技術含量的智能家居廠商脫穎而出,才能在新一輪的市場洗牌中逐漸站穩腳跟。那么智能家居廠商又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從技術,產品,創新,企業等多方面分析看看如何能讓智能家居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不斷創新讓家居走向真正的智能化
智能家居不再只是簡單的起居空間。通過智能技術的應用,人們可以在住宅內獲取、加工和傳遞信息,控制和使用一切可以控制的事物。同時,智能家居也能夠感知人們的需要和喜怒哀樂,為人們提供更安全、舒適、健康、充滿樂趣及想象力的生活體驗,實現人與空間、環境、信息、自然融為一體,實現人類自身智慧的擴展。
責任編輯:劉文娟推薦
上一頁12下一頁
智能家居技術不是零散的創新實驗,也絕不是電飯鍋可以自己煮飯,空調自動控溫這樣簡單。人們不會樂于每天面對各種屏幕,操作繁多的軟件去實現所謂的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應該是集成的、全面的智能技術與應用,包括諸如:健康醫療、電子商務、教育培訓、通訊社交、娛樂休閑、安全防災等服務,并且能根據主人的需要任意擴展,幫助人們完成可以在家中完成的所有事務。
技術規范保證智能家居系統的穩定性
家里不同的智能家居設備為什么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下工作,是因為有Wi-Fi嗎?如果在外面沒有Wi-Fi的情況下,為什么還可以看到家里的情況?在采訪智能家居企業的過程中,聽到了各種協議的名稱,協議又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們為什么要去了解它?
1、物聯網需要技術標準的支持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如果想要實現智能家居,就需要物物之間進行相連,就好比出門了,定時了電飯煲,回來了門自動打開,燈自動開了,飯也熟了。這些不同設備之間需要連接。只要實現連接,就需要有一個技術標準來支持,不論是Z-wave,還是Zigbee,抑或是Allseen和Thread,都需要一個這樣的標準來實現。
2、有了技術標準能夠保證智能家居系統的穩定性
沒有這個統一的標準,那么智能家居系統想要實現完全的穩定性就比較難。就像目前,如果我們買到不同技術標準的產品,我們會發現使用的時候不那么好用,這就是問題所在了。當然,如果能夠實現完全的統一,顯然將更加有利于我們的使用環境。
3、智能產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樣需要這個技術標準
智能家居產品跟這些技術有什么相關?難道智能沙發和智能馬桶蓋還需要這個技術標準嗎?如果你想要用戶從一個設備來實現控制智能沙發和智能馬桶蓋,還真需要這個技術標準。換句話說,不要認為產品只是一個單獨的產品,只要用戶手動使用就好了,只要在智能家居整個系統中,產品就不是孤立的。
安防企業與智能化綜合平臺的融合
安防企業可以說是和智能家居密切相關的一個部分了,尤其是樓宇對講產品,已經是新建住宅的必備系統,承載著保衛家庭、社區安全的重要責任。其所附帶的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等技術優勢,為數字型樓宇對講和智能家居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網絡基礎,能夠集成多種社區功能,如公告、安防報警、門禁、社區購物和社區醫療等,在此基礎上構建智能家居便捷有效,無需額外設備。
目前由安防企業轉型智能家居領域的品牌包括冠林、安居寶、視得安、振威等,這類廠商主要是提供一個智能化的綜合控制平臺,將安防報警、家電控制等眾多子系統整合于同一個平臺上。
近年來,萬億元級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大批家電、手機、互聯網企業前來分食智能家居這塊蛋糕,但令人尷尬的是,在智能家居從概念到落地的過程中,與行業的火熱對應,終端消費市場的反應卻堪稱冷淡。其實不是用戶不細化智能化產品,而是一些安全風險產品讓用戶望而卻步,產品同質化,次品劣品不斷出現在市場上,讓用戶逝去信心。在智能化安防時代,智能家居卻遲遲難把握人心,歸根結底還是在技術和產品的安全問題上沒有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