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音箱、智能電視……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升以及市場的擴大,一些智能設備逐漸進入人們的家居生活中,在便利之外,也帶來了一絲樂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605.7億元,同比增長率50.15%。預計未來幾年內智能家居將迎來爆發,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另外,來自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的最新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的整體規模將由目前的100億美元增長至500億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激增至4000億美元。
不管是中國本土還是全球市場,亦或是當下還是未來,智能家居市場的增長空間大已經是一個板上釘釘的事實。在市場的誘惑下,科技公司、傳統家電制造商紛紛“下海”。至于如何進入智能家居,可以歸納為三個方向:
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
相比于傳統家電制造商,個人/家用機器人是多數科技創業公司更愿意涉足的領域。據IFR預計,2016-2019年全球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將迎來井噴期,累計銷量將達到4200萬臺,累計銷售額約為223億美元。
借助于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人機交互上,當前的個人/家用機器人在理解能力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基本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不過,這并不代表著結束。
目前在用途上,除了交流互動之外,為了提升競爭力、適應之后的市場發展,多數個人/家用機器人正在面臨轉型,力圖從一個僅僅只有陪護責任的“機器人伙伴”過渡為一個全能型的“機器人管家”,成為一個家庭中的智能家居控制中樞。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部分服務機器人廠商正在試圖建立一個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態圈,而這種想法與一些傳統家電制造商的想法不謀而合。
智能家電
在家居環境中,家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物件兒,這也就為傳統家電制造商轉戰智能家電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環境。在AWE會場,于美的、格力、海信等各大傳統家電制造商的展臺上,鎂客君看見的智能家電已然占據半壁江山,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等比比皆是。
坐擁豐厚的研發資金,兼之背靠著完整的家電產業鏈以及成熟的市場占有份額,相比于科技公司,傳統家電制造商有著先天優勢。上文也提及到,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傳統家電制造商也打著創建智能家居生態圈的主意,這些從現場各廠家布置的智能家居體驗間即可獲悉。
以海信為例,其在AWE現場布置了一個“語音體驗區”,里面掛有一臺娛樂、控制兼備的海信電視機,通過遙控器直接操控,或是對著遙控器說話即可對家電進行控制,看上去是著實方便得很。與此同時,遠程手機操控也是一個方法。當然,缺陷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所有的操控都得在電視開啟的前提下才能進行。
物聯網云平臺等基礎建設
如同無人機一般,雖然現在技術和市場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但續航問題永遠是一個詬病,以此類推,在智能家居,基礎建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地方,從而也給提供解決方案的廠家們一個進入智能家居的機遇。
在智能家居,人機交互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語音識別技術讓智能家居產品理解用戶的指令,計算機視覺讓智能家居產品看懂用戶表情和肢體動作中深藏的含義,可以說,如果不具備人機交互,那么所謂的“智能家居”就只是一個擺設。
此外,僅僅有人機交互顯然是不夠的,“智能”和“互聯”的屬性讓“數據”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物聯網云平臺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存在。通過物聯網云平臺,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將實現數據的收集和共享,從而進行用戶個性化服務的定制。不過,“如何分辨有效的數據”、“如何提高數據的實用性”也是當下物聯網云平臺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正處在一種蒸蒸日上的狀態,也引得越來越多的玩家紛紛跳進這場旋渦。不管是機器人、智能家電還是基礎建設,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細分領域的競爭將會越來越緊張。
不過,在市場快速發展、競爭愈加激烈的背后,我們更多的也看到了智能家居前進方向的偏移。當下,語音+視覺的人機交互和操控方式的轉移成為了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個縮影,其中,“智能”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最終呈現的成品似乎只是人機交互與互聯網的一個結合體。按照用戶的理想,這并不足夠被稱為“智能家居”,因而,如何提高“智能程度”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