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從來不缺乏跟風者與概念炒作者。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升級,與“智能”、“智慧”相關的產品變得日漸時髦起來。2014年借助于智能硬件的爆發,智能家居已經不僅僅是傳統認知中的機械式智能,其概念更是延伸到了諸如筷子、馬桶、插座等似乎與智能化關系并不緊密的領域。
在即將結束的2014年,回過頭來看,這一年有大量的創業者、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涌入探索。智能家居正如一個新的圍城,在圍城外的人看似很火都向往著涌入;在圍城內的人似乎很糾結,因為市場并未能支撐預期。
智能熱為何不熱
智能顯然已經成為了2014年度科技領域的熱詞之一。不論是真智能還是偽智能,似乎產品不與智能沾上邊都不叫產品了。市場上更是蜂擁了大批“智能產品”,根據我的觀察,大致出現了以下三種病癥:一是傳統制造企業希望往智能化方向進化;二是互聯網企業希望借助智能化往實體產業延伸;三是創業者更是赤裸裸的投奔于智能產業創業。當然這背后一方面跟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有關系,另外一方面是跟資本的青睞有著一定的關系。
不論是借勢,還是真智能,亦或是張冠李戴。總之經歷了2年的火爆之后,不論是問題或是趨勢,都逐漸清晰并有了輪廓。從目前智能硬件的火爆與市場銷售的冷漠這組關系上,或許我們需要一個冷靜的思考,智能硬件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為何市場不熱。
不論我們的產品或者概念多么的超前,或者描繪的多么的完美。事實上,當用戶的使用體驗,或者說生活硬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此時產品的定位就已經產生了錯位,成為不是真正為了解決最終用戶需求而生的產品。
把脈智能硬件病癥
通過我的觀察,發現智能硬件絕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和簡單。對于互聯網公司、傳統制造業、年輕創業團隊,不論你曾經在哪個領域有多么輝煌的成就,進入智能硬件領域或許都不會收獲理想中的美好。其中一部分企業并不具備智能技術的實力,或者說沒有這方面的基因,但為了追逐“熱點”或是為了給營銷做嫁衣,為了讓所謂的智能概念飽滿而塞進了一堆并非用戶所需要的創新。行業“偽智能”由此產生。
經歷了2014年的“虛火”之后,如今在我看來,智能家居市場面臨著“偽智能”困局。表面的繁榮與用戶實際需求脫節,導致圈內熱火,圈外冷漠的局面?;仡欀悄芗揖拥倪@些年,在我看來其“病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智能不智:概念炒作大于實際
目前,市場上很多打著“智能牌”家居的產品距離實際意義的智能控制都還有著很大的技術和功能上的差別,可以說還欠缺點“智商”。據相關媒體報道,有些所謂的智能洗衣機,只是通過簡單的“電腦控制”輔以智能概念而宣稱智能化,其實就是全自動洗衣機的翻版;有的冰箱通過成熟的自動調節溫度技術說是智能化,其實是具有自動變頻功能冰箱……類似的一線終端故事還有很多。
而更多的所謂智能單品更是偏離用戶的實際需求,加入幾個并不成熟的傳感器,然后加載一個界面設計都還并不完善的APP,就開始打著顛覆的旗號夢想著逆襲。
我不能說這是消費誤導,但至少可以看到這些智能家居產品似乎代表著創業者的情懷,卻不能詮釋用戶的情懷。這些絕對不是真正的智慧家庭,甚至很多產品連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電都算不上。缺乏產業鏈支撐,借助于概念粉飾下的“智能”炒作,無法滿足人們真實的使用需求,最終只會危及行業良性進化,無法取得長遠發展。
2、智能低智:讓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與上述問題接近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智能低智”。按照真正的智慧家庭要求,智能家電應該是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互動”,它們能以自己的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人與智能設備之間的語言溝通。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看,家電設備的智能化似乎還沒起步。
目前,很多家電產品連基本的操作設置都不夠人性化,就更難提智能化的設計了。比如,有些智能化電視,由于操作方法復雜,老人想看電視反倒連電視節目都調不出來……。智能家居是一個平臺,其本身就是一個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的家電,包括門窗、水電設施都可以被遠程控制,實現智能化的應用體驗,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自定義設置,進行各種各樣的智能控制,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如果更深一層次的理解,智能家居的未來是基于可穿戴設備,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狀態,自動調節環境,從而使硬件服務于人。我們需要理清的是,“智能”是讓生活更方便、簡單、舒適,而不是概念或給用戶帶來復雜。如果智能的結果是增加了操作難度、讓簡單的事情復雜化,這樣的智能產品究竟是“智能”還是“弱智”呢?
未來家電設備的“智商”需要借助云計算,通過人工智能不斷學習并持續提升,最后它們將能像人一樣具備思考和判斷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服務,這才是智慧家庭的基本標準。但是,這個夢想通道目前在很多制造商中并沒有打通,或者說概念的構建才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的困境是,作為智慧家庭的組成——智能家電行業的一些制造企業,也曾試圖給市場提供一個智慧家庭的模板,讓智能家電快速做到真正的智能化,但這些制造型企業受制于自身產品線和思維模式的限制,往往無法承擔智慧家庭的重任。因此,最快捷的突圍路徑就是——讓智慧家庭通過系統平臺企業來實現,就像蘋果、微軟一樣,通過搭建系統平臺的革命推動行業升級,讓一切智能硬件標準化。
3、互聯不通:企業產品的出發點是競爭而非消費者需求
很多智能家電企業推出產品的出發點都是基于競爭層面,而不是消費者層面。不同品牌、廠家的不同產品都遵循著各自的標準,因此在設計上并不能夠做到整體智能,這對于用戶而言是種困擾。從智慧家庭的消費需求看,不管是哪個品牌或是怎樣的產品,家電設備之間必須實現“互聯、互控、互通、互動”,這樣才能組成真正的智慧家庭。但目前的狀況是,每個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實為“畫地為牢”,只關注自己能做什么,而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整體需求、真實需求。
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不同品牌的家電產品,如果它們無法互聯互通。最終,每個家庭都會被不同品牌割裂成多個“孤島”,這樣也就失去了智能的效應。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智慧家庭智能停留在夢想階段,而企業就只能在偽智能戰略中游離。
智能家電行業需要一個能實現各品牌設備兼容的協調平臺,為各品牌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搭建一個橋梁,保障不同品牌的產品可以無障礙地‘對話’,同時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只有這樣,用戶才可以根據需要,將軟件應用連接到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家電產品上,創造出真正的智慧家庭的全新體驗。這也是最近蘋果、谷歌等國際巨頭所推出的平臺系統受全球關注的原因所在。
4、智能無情:產品人性化設計不足
實際上,智能家電作為智慧家庭的一部分,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使用功能,而更應該體現出智能所帶來的人性化、智能化體驗。就像一個人,他要求關愛、情感、思想,否則生活就是孤單與蒼白的。對于智能家電,無論做傳統家電的企業還是近幾年興起的初創造者們,都拋出了美妙的智能故事,但實際上呢?卻沒有企業能夠做到家電的人性化。那么,智慧家庭應該如何做到實處呢?
從移動互聯網的流行趨勢可以看到類似的影子。以微信為例,它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而是一個共享平臺,成為好朋友之間的思想、樂趣、情感共享的園地。智能家電的升級方向應該是,做到互聯互通互動后,能夠讀懂、識別用戶的生活習慣、特征,成為用戶的生活秘書。
而就目前的智能家居產品來看,不論是外形、技術、性能,或是APP的界面交互操作方式都存在著極大的提升空間。暫且不談由產業鏈不成熟所制約的智能家居硬件層面的環節,就以APP的設計,以及基于硬件本身的交互界面設計方面來看都還缺乏人性化的思考。
2015年智能家居產業趨勢
對此,我認為,智能家居的升級成型,并最終激發消費者超越傳統生活理念的家居需求,2015年將會是一個關鍵的時點,也是整個智能家居產業到底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關鍵年。面對即將到來的2015年,智能家居產業要想改變當前的迷途,走出困境,走向真正的火爆,需要關注一下5方面:
第一,技術突破、產品創新是基礎
智能家居,作為一種為生活提供實際幫助的技術導向型高科技產品,理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研發而非宣傳和炒作上,技術突破與產品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動力。我一直在講,凡是不以產品實際使用價值為追求的智能家居產品都是耍流氓。
而從我近段時間的調研情況來看,還需要一些時間探索,主要所表現的情況:一方面是傳統產業、互聯網產業、新的創業者們對于智能家居的理解還未達成一致;二是支撐家居智能化的硬件產業鏈未成熟;三是所謂的系統并不系統,所謂的單個智能硬件并不智能;四是產業邊界比較模糊,導致跨界無標準,不跨無系統的局面。
如果就當前的技術層面來看,有線產品不能升級擴容,無線射頻產品不安全、不穩定等問題,給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產業邊界帶來比較大的局限,長期來看,這將給消費者的認知帶來負面影響。
另外,由于目前不論是基于有線或者無線技術,因技術本身的局限性所帶來的用戶體驗效果并不良好,大部分所謂的智能家居產品并不是圍繞家居,而是圍繞安防、燈光等控制?;蚴腔诩揖拥漠a品,大部分只是簡單的加入語音、遠程等簡單的控制,并未形成真正意義的智能。
而就目前市場上已經初步成形的這些系統而言,一方面無法滿足家居生活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價格又比較昂貴;其三是所組成系統的硬件故障率偏高;再加上技術又相對專業,以及使用的不穩定性。這就導致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局面,智能家居產業業內熱,業外冷,也就是概念很火熱,市場很冷淡的尷尬局面。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涉及的核心技術幾乎都源自發達國家,國內的技術水平始終處于跟隨狀態,特別是智能家居核心元件傳感器領域,國內技術嚴重匱乏。據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傳感器品種6000種中2000多種來自國外。其中,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率達80%,而在高端芯片方面幾乎100%依賴進口。
核心關鍵技術的制約,無疑成為了國內家居智能化發展的一個關鍵要素。產業鏈的發展與突破不僅左右著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的步伐,同時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保證獨立安全的需要。
產品創新,特別是基于消費需求基礎上的產品自身的硬件創新是充實智能家居的服務內容,擴充智能產品的使用功能,滿足用戶實際家居生活需求。以目前比較熱門的家電產品為例,“互聯、互通、感知、分享”,在這些主推的宣傳詞中可知各商家目前搭建的只是一個好看而富有想象空間的空架子。
事實上,很多家電產品連基本的消費需求都未能滿足,例如空調的節能、油煙機的清洗、吸塵器的靜音,消費者目前更關心這些功能的改善。如何能通過硬件創新,以及與軟件系統結合,哪怕是改善一項功能,但能真正給用戶的家居生活帶來便捷,就能獲得用戶的認同,就能培育好智能家居的市場。這對于智能家居產業而言,是2015年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方向。
第二,產業環境、生態圈是支撐
一個產業最終的發展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他身處產業大環境下,離不開產業環境的影響,智能家居產業也一樣,它受著科技、資本、社會、經濟及生活水平等多種發展環境要素的推動與制約。尤其是在我們國家,我們有著特定的國情。
以國內智能家居發展為例,國內消費者首先飽受流量、帶寬、網速、資費、穩定性等要素困擾,其中另外一個潛在的安全隱患還未爆發出來,即黑客攻擊。此外,堪憂的智能硬件的品質保證及售后服務;短期內難以改善的居住與管理環境;加之規范標準的欠缺和不正當競爭,如此環境下,很難促進智能家居產業的健康發展。
其中很關鍵的核心是智能家居行業目前缺乏生態圈的建立。2014年,智能家居打響“版圖分割戰”。蘋果、谷歌、微軟、海爾、小米、樂視紛紛高調拓展智能家居市場。智能家居萬億產值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智能家居生態圈的建立卻始終進展緩慢。
高大上的理想理念只有照進現實才能煥發生機,而智能家居之所以仍然無法形成核心爆破力,是因為多數智能家居企業只是想做獨挑大梁的“奧特曼”,不愿屈就在聯合作戰的“環太平洋”。智能家居需要一個“圈子”,形成一個相互協作的閉合生態圈。因此,加強產業合作,重鑄行業生態,形成“連橫”協同文化,無疑將極大的助力智能家居的普及征程。而生態圈的建立將會成為智能家居產業2015年的一個重點,我們將看到一些巨頭基于系統平臺開放硬件端口以及標準的舉動出現。
第三,行業規范、標準是保證
古人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行業發展同樣如此。沒有統一的標準,行業便會"亂草叢生",這不僅給企業帶來困擾,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難題。于是“盡快出臺一套行業標準,規范智能家居的產品和市場”成為行業及終端共同的呼聲。
此前,蘋果公司曾在WWDC大會中發布了下一代IOS系統,其中在新的系統中,增加了智能家居應用平臺,并命名為HomeKit。通過開放HomeKit智能家居接口,與第三方產品融合,實現智能家居設備基于平臺的系統管理。
而所有與蘋果智能家居應用融合的設備毫無疑問就是需要滿足蘋果的標準,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蘋果公司通過該智能家居平臺的建立,要占領行業的標準制高點,并掌控數據、用戶、應用。顯然,這種由企業基于系統平臺自發所建立的標準將會是2015年智能家居產業的一個重點,這也是決定著系統平臺生命力的關鍵要素。
而在今年的7月2日,微軟高調加入ALLSeen聯盟(ALLSeenALLiance)。該聯盟由Linux基金會牽頭,高通、LG電子、夏普等50余家科技巨頭組建,欲為電子恒溫器等智能家居設備制定統一行業標準,其目的也是要占領行業的標準制高點。
從傳統產業的發展,以及智能產業的發展來看,最終大家均將走向統一化管控平臺,無論是蘋果的HomeKit還是ALLSeen聯盟,都在向市場傳遞兩個信息,一是統一行業標準可以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很大的益處,能夠健康的促進市場的培育與發展;二是通過生態系統平臺的建立,才能控制話語權,并主導行業的發展;三是通過系統平臺的統一與開放,將會促進智能家居硬件產品的發展與成熟。
第四、大數據、云計算是助力
如何從“看上去很美”過渡到“用起來很美”,是智能家居目前最需要突破的瓶頸問題。而完成這一進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以及通信技術發揮著據需輕重的作用。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如果沒有這些環節的支撐,智能就只能是一些科技發燒友的愛好,其產品也無非就是個可以遠程控制的傳統機械產品,與大眾的“智能”生活概念相去甚遠。
借助大數據平臺,未來的物聯網絡將可以讓商家更了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從而改進使用體驗?;诖髷祿A上的相應分析,能夠更有真針對性的改進用戶體驗,同時挖掘新的商業機會。大數據的精準營銷同樣對智能家居的市場推進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當然,有了大數據,云計算同樣不能忽視,系統所產生的大數據顯然離不開通信技術的傳輸,以及人工智能的分析、決策。只有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以及通信技術的支撐,才能有效的體現并實現家居智能化之后所產生的數據分析、挖掘、使用價值。
對于智能家居來說,每時每刻都產生數據,來自終端的海量數據資源如果沒有容量足夠大的存儲設備,就會造成數據遺失,而無法實現數據的商業價值挖掘,從這個角度來看,云服務技術也將在2015年獲得更大的關注。
而目前來說,普通的存儲設備,很難跟得上數據存儲所需要的增長速度,“云”作為一個低成本的虛擬計算資源,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結合,借助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成為推動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力。
第五,政府扶持、智能普及是機會
在我國特殊的國情下,政策對于行業的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該《規劃》首次把智能家居列入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工程之一。隨著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智能家居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這與工信部的規劃有著密切的關系。
隨后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稅務總局、統計局、知識產權局、中科院、工程院、國家標準委等相關單位聯合發布了《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其中在應用推廣轉型行動計劃中,“推動智能家居應用”被列為14個重點任務之一。政策推動智能家居行業的導向十分明顯。這些對于新興的產業的扶持政策,對于智能家居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同樣對于目前智能家居產業的三股力量,即傳統家居企業、互聯網企業、新興創業者而已,政府的介入與監管將改變現有的混亂局面。如前不久政府對APP領域所介入的監管一樣,2015年的草莽英雄時代或被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理性、規范的產業標準。
“讓生活更加智慧,讓家居更加智能”一直是智能家居的使命,智能家居的前途是光明的,過程還需要不斷的思考、完善,讓用戶借助產品的使用,真正理解智能家居、認識智能家居、愛上智能家居,這才是智能家居的根本。盡管前路艱辛,但前景無限美好,帶著2014年的激情,以更為理性的方式推動智能家居產業2015年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后記:剖析一個產業的問題,預測一個產業的發展,這并非一件易事。盡管本文完稿后也發現文中或存不足,主要是由于自身水平所限,對于智能家居產業的理解也不夠透徹,洋洋灑灑近7000字,這對于解讀一個產業而言并不全面,只為拋磚引玉。對于一些闡述不到位的地方,歡迎大家完善、補充。做為研究行業人士,這也算是一份交代。之前的另外一份年度報告《智能硬件產業2015年預測報告》獲得了諸多轉載、報道、關注,而繼《智能家居產業2015年度預測報告》之后,近期將針對于可穿戴設備再發布一份年度預測報告,不論好壞,只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