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健康追蹤設備制造商Misfit剛剛獲得4000萬美元C輪融資,其投資方中有大家熟悉的小米、京東,這是繼Google收購Nest、Dropcam后又一入駐智能家居的行為,實際上智能家居的概念雖然不是新鮮事,但是這依然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新興市場,市場調研公司ParksAssociates的一份最新調研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依然對智能家居一無所知,幾乎一半的智能家居產品使用者是3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可見智能家居的普及化還有待加強。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化,在這個“智能”已被用濫的時代,很多的產品都開始跟“智能”靠邊,上面說的智能家居就是其中之一,還有比如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駕駛等等,而其中智能駕駛的熱度可以說是居高不下的,這就足以刺激很多行業大頭持續涌入這一領域,同樣,也包括小米、谷歌等。
與智能家居一樣,智能駕駛的大熱,與現在的社會環境是緊密不分的。利用智能駕駛技術讓車進入無人駕駛狀態,可以有效減少目前經常遇到的疲勞駕駛現象,司機累了可以安心地睡覺,從而避免車禍的發生;而且,如果市民出行不想駕車,在車上閑聊,這項技術可以讓市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得到提高;在城市交通領域,目前困擾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如果未來將智能車技術與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最優的交通出行,那么將有望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
整體來看,智能駕駛這項技術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到整個社會,都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也不難解釋希望從智能駕駛市場中分一杯羹的商家“趨之若鶩”了。
“智能”總是給人一種“像人一樣”的感覺,但其實很多產品的硬件都還遠遠做不到那種程度,現在很多智能硬件產品都是為了智能而智能,或者為了聯網而聯網,實用性方面往往就要打個問號了。
其實說到底任何一個產品最重要用途都是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而且這個產品要能讓消費者接受,在交通問題如此頻繁的現在,相比智能交通、車聯網等等“高大上”的前衛科技,國內某些廠商致力的道路救援也許更加實用,例如翼卡車聯網公司的聲控導航,提供在線咨詢服務,緊急道路救援服務等等,“高大上”的東西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但說到“智能”的服務,大概還是要靠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