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The Verge 消息,三星確認收購了SmartThings ,收購價格為 2 億美金,成為繼Google收購 Nest、Nest 收購 Dropcam、蘋果與 Honeywell 聯合推動HomeKit、微軟與 Insteon 結成戰略合作之后,智能家居領域又一重磅新聞。
兩年、五名員工、兩億美金,多么? 2013 年 11 月,SmartThings 曾獲得1250萬美元A輪融資,當時的估值并沒有對外公布。從常理推斷,SmartThings 出讓的股份會在 20% 左右,估值大概是在 7500 萬美元,也就是說 9 個月來,SmartThings 的估值最多也只是增長了 3 倍,并不算高。
橫向來看,Google 收購 Nest 的價格是 32 億美金,Nest 收購 Dropcam 的價格是 5 億美金,2 億美金的價格也不多。
2億美元收購的背后 為什么做單品的 Nest 和 Dropcam 可以高價被收購,而 SmartThings 只值兩億美元?原因很可能有這么幾個方面:
(1)市場占有率
據 SmartThings 表示,2013 年時累計售出超過 10,000 組套件,約 50,000 個設備,并有 20,000 組套件已被預訂。
Nest 被收購時,科技網站 Gigaom 預計,Nest 智能恒溫器 2013 年的出貨量約為 100 萬只。
Dropcam 被收購時,有報告稱每分鐘通過 Dropcam 上傳的視頻超過 100 小時,從這個數據推算,平均每一刻都有 6000 個 Dropcam 在工作。 對比之下,SmartThings 的市場占有率其實也并不可觀。
(2)單品還是平臺
雖然 SmartThings 一直在往平臺方向努力,發布了開發者工具,也一直在更新,但實際的請款和影響力可能并不樂觀。
比較令人費解的是,SmartThings 在做平臺的同時也在自己做產品,主要有三類:SmartThings 入門套件、單個設備、解決方案套裝。入門套件定價從 199 至 299 美元不等,將提供各種傳感器、“配件”、 SmartThings 集線器。單個設備包括 SmartThings 傳感器、GE 燈、設備電源插座、Jasco 入墻式照明調光開關、Kwikset 拉桿門鎖和 Schlage 門栓等十余種產品。解決方案根據不同的主題或名稱來區分功能,定價從 59 到近 300 美元不等。
幻騰的 CEO 王昊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告訴36氪,SmartThings 希望其他單品接入自己的中控平臺,而自己又做商品,合作伙伴能給與的支持必然減少,雙方肯定會存在不信任感,看似整合,其實對雙方均有削弱。
中小團隊的平臺之路漫漫 為什么 SmartThings 會愿意以 2 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這其中很可能是 SmartThings 推進智能家居平臺這件事情上,感受到了壓力。
SmartThings 這樣的小團隊號召力肯定不及蘋果、Google、三星這樣的巨頭,蚍蜉撼樹,很難有巨頭一呼百應的影響力。其他公司、團隊豈會甘心?
SmartThings 的負責人在官方博客中稱:“加入三星,可以讓我們能夠支持領先的手機商、手機設備和手機平臺;可以擴大我們的開發者基礎,可以增強工具和程序的穩定性。”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巨頭夾擊下,留給小創業團隊做平臺的機會并不多。國內不論是 Broadlink 還是之前的 Yeelink,在這條路上都走的夠艱難。后期隨著巨頭們推出戰略防御的 79 元智能手環、50 元智能插座,這些單品、平臺兩手都要抓的小創業團隊做平臺會越發困難。
不過,做平臺困難,并不代表公司發展困難,小而美的大體量智能硬件同樣可以很好的活下去,Nest、Dropcam 即是代表。 三星進軍智能家居的信號 對于三星這樣的巨頭來說,進軍智能家居勢在必得。在 Google 收購 Nest、蘋果與 Honeywell 聯合推動HomeKit、微軟與 Insteon 結成戰略合作的當下,加上三星智能手機業務利潤迅速下滑,三星有希望也需要成為第四個在產品和服務體系中整合智能家居的巨頭。收購 SmartThins 能夠幫助三星兼容不同的智能家居設備(三星和非三星的家居設備),形成協作與閉環。
考慮到不久前,三星與 Nest、ARM 聯手推出了一種新的智能家居協議Thread,收購 SmartThins 很可能增強三星在智能家居協議上的技術、經驗與用戶基礎。
其實,三星的業務涵蓋了從芯片、屏幕、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各個領域,自己來做,技術上并沒有太大難度,在這筆交易中的議價能力也很可能比較強。考慮到 SmartThings 在國外的形象,這筆收購更多的還是像外界傳達出進軍智能家居的信號。2 億美金的價格,對三星來說也是九牛一毛。
王昊認為,這筆收購對于國內的影響現在還很小,暫時影響到的可能只是投資人對項目的估值。真正會讓智能單品團隊恐慌的還是三星與 SmartThings 合作的落地,后期如果 SmartThings 的單品有機會出現在三星旗艦店等銷售渠道,對于業界的沖擊就會很大。
一個不太靠譜的“去高通化”陰謀論 以下內容純屬 YY,極不靠譜,歡迎大家拍磚或者討論(郵箱:syq#36kr.com)。
智能手機時代,三星與高通的合作緊密。在硬件領域,與之相反,則似乎出現了一種“去高通化”的傾向。
在智能硬件野蠻生長的時代,三星和高通這樣的巨頭很可能都有做標準的意向。高通的優勢在于通訊協議,但卻不實際生產芯片,三星則有全線的生產優勢。
不久前,三星與 Nest、ARM 聯手推出了一種新的智能家居協議Thread,本月早些時候有三星和 Intel 共同建立的去高通化物聯網聯盟。去年,三星與高通則基本在同一時間推出了智能手表。
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