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我就是我”這在原本對于很多人來說是跑斷腿的難題,現在這個難題已經被人臉識別技術攻破,因為身份證也要進入“刷臉時代”。從2016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獲悉,目前公安部研發出與實體身份證唯一對應的“身份證網上副本”,有了“網上身份證”,以后住酒店、證券開戶等需要刷身份證的都可以直接刷臉。
研制網上身份證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利用“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技術,為能在各個應用層實現互聯網上的“實名+實人+實證”的真實身份認證,多因子認證技術在保護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能夠解決“我就是我”的問題,有效的解決市民實名認證、人證合一的問題,讓市民在網上辦事變得更加可靠、安全。
不僅如此,在今年召開的杭州G20峰會上,號稱史上最嚴安保的系統中,人臉識別技術可謂大放異彩,“刷臉”不僅成為一種姿勢,也是對安全防范一種新保障方式。放眼整個安防行業,目前在人臉識別系統中已經劃分為物理層級、產品層級、應用邏輯層級三個陣營,有能力從底端做到上端的企業,已經可以成為這個陣營的引領者。但需要提醒的是在目前,打造更加開放的生態環境和平臺,讓更多的感應器件融入進來,才是當務之急,通過機器學習以及大數據庫的積累,才能實現數據支撐上層應用和業務邏輯,不然停留在刷臉的樂趣上,便會忘記這條未來產業鏈的潛在價值。
在日前,相關媒體爆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成果可以利用全新的人臉識別算法(無臉識別),通過識別模糊相片來識別個體,在實驗中,研究者會使用一張清晰照片供系統學習,新算法會對照片里的人物臉部特征、頭身比例等參數進行分析。隨后如果將照片進行模糊處理,它有69.6%的概率能認出該人物。而如果有足夠多的清晰照片供FRS學習,它的成功率能達到91.5%。
從以上這個實驗中,我們也看到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快速的發展,以后“別說話,請刷臉”的生活方式勢必成為現實,綜合目前掌握的人臉識別技術,除了準確率不斷提升,將呈現兩個發展特點:
1.人臉識別速度逐步增快,目前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上,延時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一些企業已經實現秒級識別通過的技術,但在質量判斷部分,技術及算法還未成熟,識別時間縮短是必然的趨勢;
2.人臉識別深度學習逐步成熟,數據鏈條的回路將成為新的商機。圍繞目前人們工作、生活。消費場景的豐富,形成海量的數據。初期這些數據將用來提升系統的精準度,例如“無臉識別”算法中先對清晰照片進行系統學習,到了中期,系統將具有自動判斷識別的功能,不需要數據不斷訓練,而在這個階段,數據不再是重點,應用場景將成為新的拉力,這便是數據鏈條為技術打開新的商業應用大門;
人臉識別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支付寶、門禁系統……刷臉的時代已經到來,尤其在安防行業之中,安防+人臉識別也會成為標配,而人臉的數據一方面也能提升機器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會造就更多企業的崛起,而技術與場景應用的經驗將成為未來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