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智能化時代,人臉識別檢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使用在了常見的電子數碼設備中,檢測技術進入了產業化的發展,但人臉確認技術因價格、市場、技術、硬件、網絡等的限制還處在產業化的進行中,人臉鑒別技術是人臉識別最高級應用,因技術難度大,針對性強,目前還主要應用于專業領域,如機場布控、公安比對等。
一、發展現狀
隨著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進程加快,各種安防設備和技術手段隨處可見,特別是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較迅速,從傳統實體安防到網絡安防再到APP等終端應用,用了不到十年時間。較已往的行業應用來說,智能分析識別從后臺報警慢慢向前臺認證發展,用更直接、更暴露、更簡單的結果進行預警展示,這種應用的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欺詐、冒充、偽造等犯罪行為的發生,從“控”到“防”是目前社會應用最根本的變化。
二、應用的創新表現
近年來,人臉識別最大的創新是從“公式計算”向“計算公式”發展。隨著技術(光線、角度、姿態等)的突破,人臉識別呈現行業劃分,通過自我學習的智能算法,系統會自動計算、“學習”出更適合某種環境、某種變化、某種特色的“類腦算法”,即使是算法發明人,也無法知道算法的具體緣由。因此,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產生,人臉識別技術上有了一個量級的發展,從產品智能到系統智能的轉變帶來的是大數據的智能,從而實現智慧城市的數據分析建設,達到更智慧、更精準、更便捷地為老百姓服務。由此看,未來人臉識別產品形態應該趨向“五化”,即微型化、簡捷化、終端化、網絡化、智能化。“微型化”是指產品小到可集成;“簡捷化”是指操作簡單,可一鍵或無鍵完成;“終端化”是指可以隨身攜帶;“網絡化”是指可無邊界隨時進行;“智能化”是指系統通用,能瞬間智能響應指令,如智能穿戴設備。
三、發展中的問題
在移動互聯智能化時代,人臉識別檢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使用在了常見的電子數碼設備中,檢測技術進入了產業化的發展,但人臉確認技術因價格、市場、技術、硬件、網絡等的限制還處在產業化的進行中,人臉鑒別技術是人臉識別最高級應用,因技術難度大,針對性強,目前還主要應用于專業領域,如機場布控、公安比對等。
1.人臉識別發展的影響
在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人臉識別發展受到的影響和矛盾集中體現在數據安全、數據控制、數據標準三個方面:
一是通過云計算可加快學習的進程,但數據安全無法得到“云”保證。
二是大數據的產生為人臉識別提供了機會,同時也受到“垃圾信息”的困擾,大量的無用信息降低了系統判斷進程、影響了系統的識別精度、破壞了系統的自學能力。
三是人臉識別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多樣的數據類型無法使用,多樣的數據結果無法交換,多樣的數據集合無法進行分析,因此也影響大平臺的整合分析,造成了信息化建設的成效緩慢。
2.技術難點
在公共安全應用上,目前人臉識別技術最需要去突破三個方面的難點:
一是最需要突破的是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國家標準的制定。國家政策在某一方面代表了立場和資金的緯度。行業需求有了,政策如果能給予支持,資金上再給些鼓勵,那么市場是龐大的。標準在人臉識別行業顯的更加重要,比如手機上要應用人臉識別技術,要先統一攝像頭的照片精度、尺寸、大小等,采集源要統一,另外比對源也要有統一標準,除二代證相對標準外(但不開放),其它來自網絡或視頻的照片庫就無法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二是人臉識別還需要突破自身的技術困擾,比如光線、角度、姿態等。單純從技術上去解決還要走很長的路,因此需要硬件外圍的支撐,比如補光燈、紅外燈、相機安裝高度、比對人配合等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三是在大數據庫人臉系統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對的精度和速度。在現代數據庫時代,人臉庫在不斷滴增大、增多,人臉技術能否真正的適用、好用、易用,還需要網絡、大型服務器、終端數據采集質量等因素一同發展,所以人臉技術本身要依托社會整體科技的發展,是目前最貼進社會量產的生物技術。
四、應用潛力和趨勢
隨著二代和三代身份證的普及和換代,再加上各行業要求的“人證合一”,給人臉識別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在公安、國安、電信、海關、交通、金融、社保、醫療、教育、工商、工信及其他民用安全控制等行業和部門存在著廣泛的需求,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目前我國公安機關偵察手段主要是刑偵、技偵、網偵、圖偵。隨著平安城市監控網點的增加,圖偵手段成為主要的偵察手段,對證件資料假冒或沒有身份證件的犯罪嫌疑人身份查詢正廣泛應用于公安的刑偵、治安、交巡警、戶籍等。利用面像識別技術,只需拍下疑犯面像,通過計算機網絡將面像特征數據傳送到計算機中心數據庫,系統即可自動與面像數據庫中的逃犯面像比較,迅速準確地作出身份判斷。近幾年的“智慧城市”也助推了人臉識別的應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經濟活動日趨頻繁,流動人口迅速增加,各種假冒身份證件泛濫成災,借助于人臉技術可從根本上實現身份證件的防偽和對應,同時人臉識別又為目前公安戶籍管理部門已經推廣使用的防偽可機讀的第二代身份證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以中國大陸13.76億的人口總量來計算,這一市場容量無疑是十分巨大的。
全國約有公安局、派出所8萬多個,監獄、看守所近9000個、金融機構網點22萬家,網民規模已經達到6.68億,中國手機用戶數量13.06億,全國有291個地級市,358個縣級市,初步估計,在我國相關領域的行業市場(如公安、國安、軍隊、金融等),人臉識別系列產品的市場總容量即在1000萬套以上,如果加上商務和民用,市場價值萬億。這還不包括海外市場和服務性收費。所以應該清楚地認知,人臉識別是一個具有巨大成長潛力的技術,而這么有潛力的應用,目前還處于幼兒期,所以安防行業的每一份付出,今后都將會得到超乎想像的回報。
結語
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控制、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諸多方面都迫切需要防偽防假冒性能優異的身份鑒別技術以取代目前所普遍采用的用戶帳號/密碼/數字證書模式。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所/聯邦信息處理標準認為,“雖然依靠口令是傳統的身份認證方法,但這種方法的安全性并不令人滿意。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先進、更安全、性能價格比更高的認證方法來滿足社會各個方面的需要。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尤其是實用性良好的人臉識別技術無疑為數量龐大的用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全面解決方案。隨著二代、三代證更新換代周期推算,生物識別技術在今后30年內將成為IT產業最為重要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