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效處理人工智能算法所需要的海量數據,特定的芯片研發已成為各大科技公司爭相逐鹿的新高地。昨日,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云知聲公布其多模態AI芯片戰略,并宣布其正在研發中的三款分別針對物聯網語音、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的AI芯片。據悉,此三款芯片將于今年啟動量產。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CPU和GPU為代表的傳統芯片在處理海量數據時已顯疲態。以谷歌的人工智能產品阿爾法狗(Alpha Go)為例,它完成一盤圍棋需要動用1000個CPU和200個GPU,每分鐘的電費高達300美元。同時,伴隨著5G的到來,新的信息技術將進一步與人工智能結合,來自語音、圖像、視頻的巨量多維數據對芯片的計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這種背景下,AI芯片的研發和量產已刻不容緩。據知名市場調研公司ReportLinker預計,到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0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53.6%。AI芯片很可能是芯片界的一次變革。
目前云知聲正在研發中的多款面向不同方向的芯片,其中包括第二代物聯網語音AI芯片雨燕Lite,面向智慧城市場景的多模態AI芯片海豚,以及與吉利集團合作,面向智慧出行場景的多模態車規級AI芯片雪豹。
云知聲創始人、CEO黃偉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應用將不僅僅是芯片與應用端的聯動,更包括了云計算。“強大的云會讓應用端能力更強,而強大的應用端則可提升數據處理的實時性和有效性,進而增強云的能力。”黃偉表示,二者需要緊密結合,這要求對芯片設計和云端架構進行統一考量。傳統的通用方案架構由于在高實時性、高智能化場景中的算力有限,且無法平衡好成本、功耗、安全性等諸多現實需求,因此具備多維度 AI 數據集中處理能力的多模態 AI 芯片將成必由之路。
云知聲于2015 年正式啟動自研 AI 芯片計劃,目前正在加速技術布局。“我們面向機器視覺的輕量級圖像信號處理器,在不依賴外部內存的情況下,可實現 30 fps 的速率下實時對傳感器的圖片進行預處理;先進神經網絡處理器DeepNet2.0最高可配置算力達 4T,達行業一流水平。”黃偉說。此外,云知聲還與ASIC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達成深度合作,開展相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