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備災系統的建設并不是中國電信的終極目的,他們瞄準的是新興智慧城市建設環節中的運營商。
“我認為,憑借現在的網絡基礎和已經搭建的云網平臺,原來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最有條件成為新的智慧城市運營商。”陳忠岳說,新老運營商,也并沒有一個涇渭分明的分界線。說這話時,陳忠岳在臺上自信滿滿,畢竟基礎電信運營商在全國各層級的城市深耕多年,他們積淀下來的優勢,從覆蓋面來說比其他民營企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據陳忠岳概括,中國電信轉型做智慧城市運營商的優勢有四:
其一是地域覆蓋面,“我們在全國有80%~90%甚至更高的地域覆蓋,這就支撐了我們承接各類智慧城市的網絡條件。”
其二是他們做解決方案的能力,中國電信以及它的合作伙伴,能夠提供從規劃、咨詢、遷移、服務一整套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第三個是落地的能力,“原來的郵電局,也就是現在電信各個地市分公司,都配備了維護和支撐隊伍,這就為智慧城市的運營提供了執行的力量。”
第四個則與最新的雄安規劃有關,當業界普遍認為雄安新區將成為中國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樣本時,陳忠岳提到,中國電信參與了雄安新區智慧城市板塊的規劃建設。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設已經普遍推進,統計顯示,全國600多個城市啟動了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陳忠岳說,“新型智慧城市的實踐實際上才剛剛開始,這一場大革命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新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是規劃、融資、運營、建設四位一體,應該出現一個智慧城市運營商。”當這樣的論調出現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傳統的運營商似乎也明確了轉型的新定位。
在4月23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新型智慧城市論壇”上,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陳忠岳表示,從數字化到網絡化再到智慧化,新、老運營商之間是一個自然演進的過程,“我認為中國電信作為傳統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之一,憑借現在的網絡基礎和已經搭建的云網平臺,最有條件成為新的智慧城市運營商。”
將分散的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落地福州。這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但每年夏天都會有幾場臺風來襲,并常常引發城市內澇。
陳忠岳介紹,2017年,福建省啟動了防汛三級應急響應,中國電信當時同步啟動了應急預案,合力抗擊臺風,最終以“沒有出現內澇、沒有災情告知”結束。在陳忠岳看來,一部分得益于中國電信的網絡備戰方案。
據其介紹,當汛期來臨前,福州市政府就找到中國電信提前備戰。在備戰過程中,中國電信對市中心區域進行了摸查,在47個區域部署了1500多套監測傳感設備,包括智能井蓋、井下水位監測、河道水位監測以及小型的氣象災害。通過實時采集路面上積水變化情況以及泛在感知的部署,及時發出預警。
“這就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災害預防方面的運用。”陳忠岳說,“河道、井蓋在傳統認知中都是互不關聯的,福州做了數字化的改造和鏈接;排澇系統原本也是分散、獨立的狀態,此次將它們匯聚成了一個一體化的實時可控聯排聯調系統,完成了網絡化的改造和鏈接;通過泛在感知系統產生預警的同時,可以做到全網視頻聯動,5鐘內快速響應,實現泄洪、排澇等應急調度和指揮,這就是智能化的表現。”
這場防汛的戰役,讓陳忠岳和他的團隊感受到“建設全面感知網絡”的重要性。這張網可以有效地完成數據收集,可以將最小的微觀單元連接起來,覆蓋性監測城市的災情,而且實時地聚集著人、車、路橋、地下管廊等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