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互聯網+政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

責任編輯:editor005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10-21 17:12:21 本文摘自: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2008 年 IBM 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隨后智慧城市、智慧水務、智慧交通等概念興起,未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公認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成為科技發達國家發展的戰略重點。智慧城市在我國已經是國家經濟、科技層面上的戰略重點,2014 年便已經有 230 個智慧城市試點。《關于加快推經"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要推進政務信息共享,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健全制度標準和規范,完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護,力求在"十三五"期間使中國進入智慧城市 2.0 時代。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電子政務的雛形出現,多年的實踐與研究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化建設開始從以業務建設為重點,向為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撐和滿足社會公眾個性化需求轉變,即打造智慧政府,這就要求電子政務轉變為智慧政務,助推智慧城市。

一、概述

隨著智慧城市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5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出現。"互聯網+"這一概念的出現是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延伸。最基層的民眾是政府服務的對象,政府的管理服務又十分繁雜,政府泛指行政事務。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便開始逐步實現電子政務平臺的建設,推進政府工作的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時代改變的不僅僅是現代工業制造、金融等行業,對政府行政事務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提高政府管理及服務能力,必須在互聯網+時代,構建政府服務新平臺。

經歷多年的發展我國電子政務逐漸發展出移動政務模式,依靠移動通信技術實現政府遠程政務數據采集、查詢、無人化自動監控等管理行為。互聯網+政務可以說是這種模式的進一步升級,目的是要實現智慧政務。

所謂智慧政務就是以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檢測、整合與分析的方式,實現各職能部門資源的高度整合,開創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發展智慧政務將提高政府業務效率與質量,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3 號),文件指出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是深化簡政放權、方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求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根據智慧城市的實踐情況來看,其頂層設計、應用推廣、制度保障等環節均需要政府的推動和引導,沒有智慧政務很難實現智慧城市,那么政府就需要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先應用者。

二、互聯網+政務平臺現狀

"互聯網+"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借助"云物移大智"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政務開始向著智慧政務轉變,互聯網+政務平臺相繼出現助推智慧城市建設。一些地方政府通過"城市服務"平臺,在智能手機端打造"市民之家"向市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基礎公共服務。近些年來,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引領智慧城市的發展,推進"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

互聯網+政務,可以簡單形象地概括為將政務搬到互聯網上,但不能這樣理解,還需要考慮互聯網的傳播思維以及政務現狀。所以"智慧城市""智慧政務"也并不是很難理解的概念,其實質上就是要讓政府信息和民眾現實溝通,讓政府辦公與公眾辦事無處不在,將政府信息同民眾信息無縫對接。

政府在一個城市當中是大腦,建設智慧城市時,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打造"智慧政府",打造互聯網+政務平臺。將政府信息搬到互聯網上,建設數字政府,逐步發展電子政務的高級境界"智慧政府"。

智慧城市興起后,我國的電子政務取得的成就顯然是喜人的。但從全國范圍來說,由于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不足,部分地區政府在建設方面存在誤區,導致信息孤島的出現,使政府各職能部門資源分散,或者重復建設等問題。互聯網+政務平臺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的整合,進一步實現深化簡政放權、方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三、關鍵技術研究

互聯網+政務平臺涉及多個政府部門,上文的分析表明互聯網+政務平臺的建設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多年來的政府信息化建設為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提供了基礎,在智慧城市背景下,關鍵還是要以頂層設計思想為指導,形成集成化管理服務平臺。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明晰政府各職能部門間的協同機制,并由此研究關鍵技術。

(一)協同機制下的關鍵技術

1、政務 web 服務語義模型。互聯網+政務平臺涉及范圍廣,囊括了現有電子政務系統的各個子業務系統,從系統性、綜合性的角度來看,還需要更強的操作性,才能滿足發展需要。目前主流的政務 web 服務語義模型多為 WSMO 和 OWL‐S,互聯網+政務透明度高、反應快、主動性強(或智能性)等特點要求針對現有模型進行改進。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方面采用參數語法描述法,將注釋、名稱、性質等內容納入其中。即服務對象由服務提供者定義,如農民工或待業人群需要的是就業技能培訓服務。另一方面從語義角度來說應從行為和信息兩個方面描述服務需求,比如政府采購,價格參數要包括稅前、稅后等類型,單位是人民幣。另外,從質量和安全方面研究非功能屬性。

2、分階段多策略服務模型。互聯網+政務需要參與的服務數量龐大,這就對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語義推理能夠發現服務,但在大數據分析以及發展需求方面難以滿足,這涉及到大數據分析的語義引擎。要實現越發多元化的服務,關系數據檢索技術融入互聯網+政務平臺比較關鍵,在最大程度上縮短搜索時間,準確定位服務。

3、服務組合模型。就是將服務組合問題轉為搜索,或者轉為解圖模式,減少工作量。

4、業務集成與協同框架。云計算的出現對電子政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布式對象技術利用集群服務器組建云端服務器,實現電子政務業務集成,形成云端電子政務解決方案。框架如圖。

云端電子政務框架

圖 1云端電子政務框架

(二)云物大智移

智慧城市的發展得益于"云物大智移"技術的飛速發展,要實現上述基于政府職能部門協同機制的四個模型,關鍵還是要靠著五種技術。

1、云計算。云技術是在廣域網或局域網當中將硬件、軟件、網絡等資源集成起來,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托管技術,是網絡、信息、整合、管理平臺、應用等技術的總稱。其一,虛擬化技術,計算元件運行于虛擬環境中,擴大硬件容量,簡化軟件的配置過程,減少投資成本,并實現更廣泛的 OS 支持。其二,分布式海量數據存儲,只需要大量的服務器,并同時服務于大量的用戶,采用分布式儲存和冗余儲存,提高數據儲存的可靠性。其三,海量數據管理技術,主要包括 Big Table 和 HBase。這是為大數據提供數據源的關鍵。其四,平臺管理技術,主要實現云端運行的應用軟件的管理,協調大量服務器,使其協調工作。

2、物聯網。包括傳感器技術、RFID 技術(射頻識別技術,通信技術當中的一種)、智能嵌入技術、納米技術等。源自于 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國內一般的看法是將物品用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智能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該技術在互聯網+政務平臺方面十分關鍵,原因是政府的管理服務事項繁雜,物聯網需要覆蓋的面廣,目前在市政交通、市容管理、水務、園林綠化、環保、食品安全等領域均有應用實現自動化的監測和管理。比如市政交通一卡通、ETC(高速路不停車收費)、水文水質監測等。杭州目前正在實現電子政務與物聯網的融合,逐步形成了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功能完備、穩定可靠的智慧政府基礎網絡體系,為各區縣提供一站式網絡基礎設施服務。早些時候杭州便開始利用物聯網分階段有計劃地將水、電、氣、油、交通、公共服務等項目進行數字化連接,通過檢測、分析以及整合數據,逐步實現智能監控、業務管理、決策支持等智慧應用的城市管理體系。

3、大數據。2015 年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在北京舉行,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洪添的演講中指出要以互聯網+大數據打造智慧政府,提升科學管理能力,利用大眾智慧提升政務服務水平。隨著物聯網的不斷完善,互聯網+政務平臺所要面對的將是海量的數據。以前政府的信息化建設重點是業務管理,而現在需要轉變為為決策服務和為大眾個性化服務。大數據不可或缺。快速準確的大數據分析,將為政務服務提供可靠決策依據,更加惠民,更加具有針對性。

4、智能技術。智能技術包括 Agent、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語義網格和知識網格、自主計算、認知信息學和智能搜索等幾個方面。很顯然未來智能技術發展的高級階段便是人工智能。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武漢云端政務平臺提供了人工智能領域技術應用的范例,市民下載 APP,綁定銀行卡錄入人臉信息,如此便可足不出戶,直接"刷臉"解決身份核實需求,社保 APP、醫院 APP 等多家機構和護短均嵌入人臉識別。動動手指一鍵繳納水電費、云端 APP 實現足不出戶辦理證件、"刷臉"看病。

5、移動互聯。移動互聯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起來,成為一體。這是互聯網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基于移動互聯的移動APP,成為互聯網+政務平臺的一大亮點,它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優勢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各層級人員更加準確地了解政府信息動態,提高運作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移動互聯將是網絡通信的補充,將打通信息孤島和業務隔閡,實現信息之間的無縫銜接,也利于市民方便快捷的獲取政務服務。2015 年西南首個區級新型政務服務平臺--武侯服務上線,利用互聯網思維,依托互聯網平臺結合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移動 APP、網站、微信、呼叫中心等形式增加市民和企業獲取政務服務的渠道,實現線上線下 O2O 服務的有效打通。

四、結束語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要打造智慧政府,建立起互聯網+政務平臺逐步實現智慧政務,努力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目前來看這面的建設成果是喜人的,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政府政務將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更加惠民,政府信息也將更加透明化。在新形勢下這對于我國深化簡政放權、方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政府信息化建設工作工程量大,系統性強,涵蓋面廣,多年來的電子政務建設為我國建立互聯網+政務平臺打下了基礎。但信息孤島、重復建設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地方政府,所以要在頂層設計、制度、法律、應對措施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建設。

參考文獻:

[1]劉新業."互聯網+政務"助推政府打造"智慧城市"新平臺[J].才智,2016,04:268.

[2]海曙:"大數據"打造智慧型政府[J].寧波通訊,2016,03:36‐39.

[3]智慧城市發展研究課題組."十三五"我國智慧城市"轉型創新"發展的路徑研究[J].電子

政務,2016,03:2‐11.

作者簡介:

張偉(1994‐),女,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為通信工程;

張博(1977‐),男,漢族,遼寧省錦州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智能控制。

關鍵字:智慧語義模型描述法

本文摘自: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x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互聯網+政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互聯網+政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

責任編輯:editor005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10-21 17:12:21 本文摘自: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2008 年 IBM 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隨后智慧城市、智慧水務、智慧交通等概念興起,未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公認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成為科技發達國家發展的戰略重點。智慧城市在我國已經是國家經濟、科技層面上的戰略重點,2014 年便已經有 230 個智慧城市試點。《關于加快推經"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要推進政務信息共享,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健全制度標準和規范,完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護,力求在"十三五"期間使中國進入智慧城市 2.0 時代。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電子政務的雛形出現,多年的實踐與研究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化建設開始從以業務建設為重點,向為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撐和滿足社會公眾個性化需求轉變,即打造智慧政府,這就要求電子政務轉變為智慧政務,助推智慧城市。

一、概述

隨著智慧城市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5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出現。"互聯網+"這一概念的出現是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延伸。最基層的民眾是政府服務的對象,政府的管理服務又十分繁雜,政府泛指行政事務。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便開始逐步實現電子政務平臺的建設,推進政府工作的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時代改變的不僅僅是現代工業制造、金融等行業,對政府行政事務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提高政府管理及服務能力,必須在互聯網+時代,構建政府服務新平臺。

經歷多年的發展我國電子政務逐漸發展出移動政務模式,依靠移動通信技術實現政府遠程政務數據采集、查詢、無人化自動監控等管理行為。互聯網+政務可以說是這種模式的進一步升級,目的是要實現智慧政務。

所謂智慧政務就是以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檢測、整合與分析的方式,實現各職能部門資源的高度整合,開創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發展智慧政務將提高政府業務效率與質量,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3 號),文件指出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是深化簡政放權、方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求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根據智慧城市的實踐情況來看,其頂層設計、應用推廣、制度保障等環節均需要政府的推動和引導,沒有智慧政務很難實現智慧城市,那么政府就需要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先應用者。

二、互聯網+政務平臺現狀

"互聯網+"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借助"云物移大智"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政務開始向著智慧政務轉變,互聯網+政務平臺相繼出現助推智慧城市建設。一些地方政府通過"城市服務"平臺,在智能手機端打造"市民之家"向市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基礎公共服務。近些年來,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引領智慧城市的發展,推進"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

互聯網+政務,可以簡單形象地概括為將政務搬到互聯網上,但不能這樣理解,還需要考慮互聯網的傳播思維以及政務現狀。所以"智慧城市""智慧政務"也并不是很難理解的概念,其實質上就是要讓政府信息和民眾現實溝通,讓政府辦公與公眾辦事無處不在,將政府信息同民眾信息無縫對接。

政府在一個城市當中是大腦,建設智慧城市時,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打造"智慧政府",打造互聯網+政務平臺。將政府信息搬到互聯網上,建設數字政府,逐步發展電子政務的高級境界"智慧政府"。

智慧城市興起后,我國的電子政務取得的成就顯然是喜人的。但從全國范圍來說,由于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不足,部分地區政府在建設方面存在誤區,導致信息孤島的出現,使政府各職能部門資源分散,或者重復建設等問題。互聯網+政務平臺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的整合,進一步實現深化簡政放權、方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三、關鍵技術研究

互聯網+政務平臺涉及多個政府部門,上文的分析表明互聯網+政務平臺的建設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多年來的政府信息化建設為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提供了基礎,在智慧城市背景下,關鍵還是要以頂層設計思想為指導,形成集成化管理服務平臺。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明晰政府各職能部門間的協同機制,并由此研究關鍵技術。

(一)協同機制下的關鍵技術

1、政務 web 服務語義模型。互聯網+政務平臺涉及范圍廣,囊括了現有電子政務系統的各個子業務系統,從系統性、綜合性的角度來看,還需要更強的操作性,才能滿足發展需要。目前主流的政務 web 服務語義模型多為 WSMO 和 OWL‐S,互聯網+政務透明度高、反應快、主動性強(或智能性)等特點要求針對現有模型進行改進。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方面采用參數語法描述法,將注釋、名稱、性質等內容納入其中。即服務對象由服務提供者定義,如農民工或待業人群需要的是就業技能培訓服務。另一方面從語義角度來說應從行為和信息兩個方面描述服務需求,比如政府采購,價格參數要包括稅前、稅后等類型,單位是人民幣。另外,從質量和安全方面研究非功能屬性。

2、分階段多策略服務模型。互聯網+政務需要參與的服務數量龐大,這就對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語義推理能夠發現服務,但在大數據分析以及發展需求方面難以滿足,這涉及到大數據分析的語義引擎。要實現越發多元化的服務,關系數據檢索技術融入互聯網+政務平臺比較關鍵,在最大程度上縮短搜索時間,準確定位服務。

3、服務組合模型。就是將服務組合問題轉為搜索,或者轉為解圖模式,減少工作量。

4、業務集成與協同框架。云計算的出現對電子政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布式對象技術利用集群服務器組建云端服務器,實現電子政務業務集成,形成云端電子政務解決方案。框架如圖。

云端電子政務框架

圖 1云端電子政務框架

(二)云物大智移

智慧城市的發展得益于"云物大智移"技術的飛速發展,要實現上述基于政府職能部門協同機制的四個模型,關鍵還是要靠著五種技術。

1、云計算。云技術是在廣域網或局域網當中將硬件、軟件、網絡等資源集成起來,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托管技術,是網絡、信息、整合、管理平臺、應用等技術的總稱。其一,虛擬化技術,計算元件運行于虛擬環境中,擴大硬件容量,簡化軟件的配置過程,減少投資成本,并實現更廣泛的 OS 支持。其二,分布式海量數據存儲,只需要大量的服務器,并同時服務于大量的用戶,采用分布式儲存和冗余儲存,提高數據儲存的可靠性。其三,海量數據管理技術,主要包括 Big Table 和 HBase。這是為大數據提供數據源的關鍵。其四,平臺管理技術,主要實現云端運行的應用軟件的管理,協調大量服務器,使其協調工作。

2、物聯網。包括傳感器技術、RFID 技術(射頻識別技術,通信技術當中的一種)、智能嵌入技術、納米技術等。源自于 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國內一般的看法是將物品用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智能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該技術在互聯網+政務平臺方面十分關鍵,原因是政府的管理服務事項繁雜,物聯網需要覆蓋的面廣,目前在市政交通、市容管理、水務、園林綠化、環保、食品安全等領域均有應用實現自動化的監測和管理。比如市政交通一卡通、ETC(高速路不停車收費)、水文水質監測等。杭州目前正在實現電子政務與物聯網的融合,逐步形成了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功能完備、穩定可靠的智慧政府基礎網絡體系,為各區縣提供一站式網絡基礎設施服務。早些時候杭州便開始利用物聯網分階段有計劃地將水、電、氣、油、交通、公共服務等項目進行數字化連接,通過檢測、分析以及整合數據,逐步實現智能監控、業務管理、決策支持等智慧應用的城市管理體系。

3、大數據。2015 年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在北京舉行,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洪添的演講中指出要以互聯網+大數據打造智慧政府,提升科學管理能力,利用大眾智慧提升政務服務水平。隨著物聯網的不斷完善,互聯網+政務平臺所要面對的將是海量的數據。以前政府的信息化建設重點是業務管理,而現在需要轉變為為決策服務和為大眾個性化服務。大數據不可或缺。快速準確的大數據分析,將為政務服務提供可靠決策依據,更加惠民,更加具有針對性。

4、智能技術。智能技術包括 Agent、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語義網格和知識網格、自主計算、認知信息學和智能搜索等幾個方面。很顯然未來智能技術發展的高級階段便是人工智能。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武漢云端政務平臺提供了人工智能領域技術應用的范例,市民下載 APP,綁定銀行卡錄入人臉信息,如此便可足不出戶,直接"刷臉"解決身份核實需求,社保 APP、醫院 APP 等多家機構和護短均嵌入人臉識別。動動手指一鍵繳納水電費、云端 APP 實現足不出戶辦理證件、"刷臉"看病。

5、移動互聯。移動互聯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起來,成為一體。這是互聯網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基于移動互聯的移動APP,成為互聯網+政務平臺的一大亮點,它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優勢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各層級人員更加準確地了解政府信息動態,提高運作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移動互聯將是網絡通信的補充,將打通信息孤島和業務隔閡,實現信息之間的無縫銜接,也利于市民方便快捷的獲取政務服務。2015 年西南首個區級新型政務服務平臺--武侯服務上線,利用互聯網思維,依托互聯網平臺結合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移動 APP、網站、微信、呼叫中心等形式增加市民和企業獲取政務服務的渠道,實現線上線下 O2O 服務的有效打通。

四、結束語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要打造智慧政府,建立起互聯網+政務平臺逐步實現智慧政務,努力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目前來看這面的建設成果是喜人的,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政府政務將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更加惠民,政府信息也將更加透明化。在新形勢下這對于我國深化簡政放權、方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政府信息化建設工作工程量大,系統性強,涵蓋面廣,多年來的電子政務建設為我國建立互聯網+政務平臺打下了基礎。但信息孤島、重復建設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地方政府,所以要在頂層設計、制度、法律、應對措施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建設。

參考文獻:

[1]劉新業."互聯網+政務"助推政府打造"智慧城市"新平臺[J].才智,2016,04:268.

[2]海曙:"大數據"打造智慧型政府[J].寧波通訊,2016,03:36‐39.

[3]智慧城市發展研究課題組."十三五"我國智慧城市"轉型創新"發展的路徑研究[J].電子

政務,2016,03:2‐11.

作者簡介:

張偉(1994‐),女,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為通信工程;

張博(1977‐),男,漢族,遼寧省錦州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智能控制。

關鍵字:智慧語義模型描述法

本文摘自: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五大连池市| 阳泉市| 沅江市| 颍上县| 福泉市| 积石山| 铅山县| 宿州市| 吴忠市| 手机| 定边县| 沂源县| 黔西县| 临西县| 乳山市| 勐海县| 张北县| 龙井市| 临沧市| 从江县| 六枝特区| 长武县| 林芝县| 黔西县| 临澧县| 安溪县| 黄山市| 子长县| 开封市| 买车| 光泽县| 宁陕县| 哈尔滨市| 广宗县| 建始县| 盐津县| 澄江县| 博野县| 额济纳旗|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