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創新大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評估報告》。《報告》首次對全國293個副省級及地級以上的城市進行了系統的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評估。報告顯示,293個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平均得分為45.1分,滿分為100分。各城市得分基本上符合統計的正態分布,共有152個城市得分集中在40~50分之間,占比約為52%。課題組認為,總體來看,我國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還不太高,且各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仍處于治理智慧化體系構建階段。(央廣網)
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對于所謂“智慧城市”這一概念似乎還十分陌生。但它卻又已經融入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是有的城市做得好些,有的城市做得差一些。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智慧、互聯、協同”。是以互聯網、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帶網等網絡的多樣化組合為基礎,充分利用信息化相關技術,通過監測、分析、整合、以及智慧響應的方式,綜合各職能部門,整合優化現有資源,提供更好的服務、綠色的環境、和諧的社會,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及公眾建立一個優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閑的環境。是以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人文、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為重要內容的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在我們身邊已經影響我們生活的如“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科技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互聯網+物流”等等,就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體現形式,即方便,又快捷。
正如上述《報告》所稱,“我國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還不太高,且各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出現這種情況,一是重視程度不平衡,二是政府投入還不夠,三是管理水平和能力還沒有跟上。因此,真正實現“智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
只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智慧城市”建設是大勢所趨、公眾所需。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加速,如何搞好“智慧城市”建設無論是提高城市服務功能、改善城市管理水平,還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都有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