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全民議題時,在傳統的治理方式之外,如何科學的運用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高科技手段來應對,也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目前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智慧環保能發揮的優勢就越來越大。
政策技術雙重加碼 智慧環保市場空間想象力十足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智慧環保成為了未來環保行業發展的新方向。7月4日,軟通動力聯合華為舉辦了物聯網聯合解決方案發布會,發布了智慧環境聯合解決方案,擬采用“互聯網+智慧環保”的方式,建立起生態環境檢測網絡體系,實現智能化的管理。
在智慧環保迅速發展的今天,多個公司開始闖進這片領域,試圖分走產業的一杯羹。而這種多層次的創新機制不僅體現了智慧環保的優勢,給智慧環保發展的新趨勢指明了方向,也為軟通動力創造了機遇,給未來繼續深入市場的舉措做了極好的鋪墊。
先驅者
作為最早的一批智慧城市建設的參與者,軟通動力依托強大的云計算與大數據平臺,基于對于政府、企業和市民服務的不同應用需求的研究,實現對于不同業務在云及大數據平臺上的需求,為政府提供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的完整服務。
經濟發展與政策息息相關,軟通動力就是個好例子。軟通動力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國家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合作,在國際交流中,也數次作為代表接見國外技術代表團,進行交流合作。有了國家和政府作為后盾,再加上自身強大的實力,成為智慧城市的領頭羊也是事出必然。目前,軟通動力的智慧城市業務已經涉及到了全國100多個城市,城市云平臺也在加強推進。
七月發布會之前,在六月份的第三節中國國家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軟通動力還發布過與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新型城市智慧移動管控中心”的方案,提出“一體化”的目標,通過近年來對大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大大地展現了自身優勢。同時,軟通動力在今年接連中標“綠色南通”智慧環保工程和開封市智慧環保服務工程等項目,證明其仍在繼續發力,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領域新秀
先驅在前,自然就有緊隨其后的新起之秀。以硬件起家的聚光科技,早在2010年就開始把握住了“環保物聯網”的概念,甚至在第二年給杭州物聯網產業化基地的建立投資五億元。2012年,其環境監測系統及運維服務的利潤占比已達38%。這些經驗,為聚光科技之后轉型到智慧環保的舉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在停牌兩個月之后,兩位實際控制人的請辭使得公司結構進行重組,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業績。
根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聚光科技當年營業總收入約為24.7億,比2015年同期增長34.67%;營業利潤為3.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96%。其中,與智慧環保相關的環境監測服務占比超40%。近三年來,聚光科技的營業總收入和營業利潤持穩定上升狀態。這與公司抓住環境業務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積極開展環境監測產品的研發、銷售及運維服務脫不了干系。
轉型到智慧環保之后,聚光科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2016年,聚光科技從智慧海綿城市和PPP的聯合入手,建立環保物聯網,通過“監測+大數據+治理”綜合運營,成功打造科技海綿城市。同時,聚光科技在并購案上多次實現1+1>2的雙贏目的,如將行業龍頭吉天儀器納入麾下和對荷蘭BB公司的超值跨國并購,都是極好的例子。跟領域中其他公司比起來,聚光科技算得上是眼光毒辣。
力求完善與發展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布《“互聯網+”綠色生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環保”的要求,明確了具體的執行單位及時間表,標志著智慧環保提上了國家日程。
在政策的推動下,隨著國家以及各地政府對城市環境基礎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對于環境治理專業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對服務水平和質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智慧環保是搭載了信息產業技術的環保行業細分領域,目標是打造一條從前端到后端的完整產業鏈。
然而,目前在智慧環保領域較為活躍的公司提供的都是前端環境監測的相關服務,領域在環保監測方面也已經有了很多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因此,后端平臺這一塊,相比之下會比較薄弱。在這一方面,全國看來,北京思路、中科宇圖、重慶商勤、深圳博安達等公司,是有整體解決方案并且能落地的。這些公司當中,有的擅長數據中心和GIS,有的產品線完整,擅長大數據算法和業務應用,有的擅長移動執法,營銷能力強,各自都有一些突出的優點,但還不是非常成熟,這就需要更多的磨練了。
可以預見的是,智慧環保的發展趨勢仍然會變化,但是以技術為主,創新為輔的大致道路還會繼續持續下去。對于產業發展來說,“數字化”、”一體化”、“個性化”都很重要。只要明確了理念和體系,將產業鏈完整化、可持續化,智慧環保的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