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機構預測,我國智慧城市的市場規模2017年將超過6萬億元,而隨著窄帶物聯網技術去年底步入商用時代,包括電信運營商、IT廠商等在內的各路資本都競相展開布局,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愈發重視,智慧城市行業已然進入了“窄帶元年”。 記者張冠超
讓井蓋“活起來”
“我們過去為一直為傳感器耗電量大而煩惱,現在來看已經不是問題。”
說這話的中年男子,是泰華智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泰華智慧”)副總經理郝敬全,此時他手里托著一個體積不大的黑色塑料盒,里面裝有一塊電路板,嵌有一枚芯片和一塊鋰電池。
泰華智慧總部位于濟南市高新區,它的主要業務是為城市定制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這個小盒子實際上是一枚傳感器,也是公司研發的智慧井蓋的核心部件,能夠讓井蓋“活起來”。
據了解,所謂智慧井蓋,就是將傳感器固定在井蓋底部,當有人挪動井蓋時,傳感器會根據傾斜角度自動發出警報。這樣一旦井蓋被盜,城管便可以第一時間獲悉并采取措施,降低了意外事故的發生率。
郝敬全告訴記者,其實智慧井蓋的創意并不新鮮,多年前就有企業拿出了產品,但由于技術所限一直沒能大規模推開。“當時的傳感器采用了GPS的寬帶技術,但寬帶技術耗電量太大,半年就要更換一次電池,后期維護成本太高政府很難接受,不光是智慧井蓋,同樣采用寬帶技術的地下管網和河道的監測設備也很難推廣。”
郝敬全告訴記者,智慧城市其實是一張龐大的物聯網,采集、分析城市各單元的信息,并科學調配各種公共資源,所以傳感器技術若不能突破,智慧城市建設就會面臨諸多掣肘,而機遇的出現,則來自于一枚芯片。
“NB芯片”帶來的商機
郝敬全說的芯片產自華為。
去年6月,在韓國釜山舉辦的3GPP RAN全會上,華為、中興等IT企業主導的窄帶物聯網技術標準——“NB-IoT標準”核心協議獲得全會批準,成為新一代物聯網技術標準。當年9月,華為在國內率先推出搭載這項技術的商用芯片,泰華智慧是第一批拿到芯片的廠商之一。
郝敬全回憶,芯片剛推出的時候數量很少,華為只給了他們一枚,當時公司幾十名技術員就加班輪換著用,雖然麻煩但大家都很興奮,因為窄帶技術耗電量非常低,電池續航能力最高可以達到10年,這讓智慧城市項目推廣中的死結迎刃而解。
“今年初我們跟電信運營商在江西的龍虎山景區合作了智慧停車項目,就是將采用窄帶技術的傳感器埋在車位下面,可以實時監測并反饋地上車位的使用情況。在過去這是很難實現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每年都把停車場挖開,專門給傳感器換電池。”郝敬全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泰華智慧已將窄帶技術運用到停車場、水電表、路燈、地下管網監測等領域的產品儲備中,而從國內市場情況看,看好窄帶物聯商機的企業不只泰華智慧。
記者發現,如三川智慧(300066.SZ)、先鋒電子(002767.SZ)、新天科技(300259.SZ)等上市公司,近期都公告研發出了采用窄帶物聯技術的智能水表、智能燃氣表產品,而樂心醫療(300562.SZ)則在1月公告,公司的NB-IoT智能血壓計已完成調試階段。
此外,中興通訊也在去年9月發布了NB-IOT原型芯片,并宣布近期將推出商用化芯片,而聯想則在今年4月推出了國內首款全網通NB-IoT模組,不斷有資本巨頭向產業鏈滲透。
掘金萬億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物聯網市場已達萬億規模,智慧城市的市場容量則要更大。
據《2015-2016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為7500億元,較2014年增長24.59%,預計2018年有望達到1.5萬億元。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元,2021年將達到18.7萬億元。
在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的萬億商機背景下,窄帶物聯也在今年獲得了政府和電信巨頭的高度關注。
今年6月,工信部發布《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末,實現NB-IoT網絡覆蓋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規模達40萬個,到2020年實現全國普遍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
從山東情況看,去年11月,濰坊市與華為簽訂《濰坊市城市物聯網應用和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合作協議》,將共同建設物聯網產業園區,用3-5年時間,將濰坊打造成為全國首個窄帶物聯示范城市。
今年6月,青島市則與中國電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新一代物聯網(NB-IoT)商用,將在該市率先推進NB-IoT建設,推動青島成為全國領先的物聯網應用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標桿。
此前,中國電信曾在5月初宣布,將拿出3億元作為終端模塊補貼和營銷資源補貼,并在6月底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實現端到端NB-IoT全網商用。
而從另外兩家運營商看,中國聯通今年5月宣布啟動NB-IoT網絡試商用,并在上海市實現全城覆蓋,而中國移動則在上海、廣州、杭州、福州啟動了NB-IoT外場測試,預計到2018年將實現全網規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