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過,阿里巴巴不是零售,是數據公司,為了數據才做電商、做物流、賣東西。但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往往是空有海量數據而無實際使用價值,遑論幫助管理者進行業務決策。
對企業而言,數據的真正價值在哪里?有哪些典型的應用場景和成功的案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接受數據的價值?
3月24日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數據的價值》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上述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數據能提高人類的洞察力
“政府非常希望了解到底我所分管的省、市、縣有多少家庭想生二胎。有的時候他們的數據可能還沒有馬云的阿里巴巴數據更為可靠。”論壇一開始,復旦大學教授張力奮就舉例說明大數據的強大能力。
在TalkingData首席執行官崔曉波看來,數據的價值是能夠變成行動,變成行動的藝術。
2013年,崔曉波的團隊做了一個比較轟動的案例,通過對某股份制銀行用戶做了深入的行為數據分析后發現,這個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卡高端客戶,玩很多重度的網絡游戲。
崔曉波介紹,后來TalkingData通過信用卡積分兌換虛擬游戲幣的方式,幫助銀行激活大量“沉睡”的高端信用卡積分,這一實實在在的案例讓人不由得感嘆數據的力量。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則認為,大數據的價值在于可以提高人類的洞察力。
“數據可以對智慧城市的建設起到極大作用。”洪小文以水災中的撤離為例,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洪水中居民們撤退的速度和用電量有關系——用電量下降的速度約等于居民撤退的速度。發現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事物間的聯系,在洪小文看來正是數據的價值。
數據來源應受到保護
如果你熱愛鍛煉,那么很可能你會運用手機app計算自己每天的行走步數。你應該也會對數據搜集機構如何來選擇甄別搜集到的各類數據很感興趣,尤其涉及用戶的個人隱私部分。
“基因數據這類涉及個人隱私的數據,所有者當然是用戶個人,任何機構在搜集數據的過程中都應當尊重用戶隱私。”碳云智能創始人、CEO,華大基因董事、原華大基因CEO王俊說。
聯合利華公司前董事長Michael TRESCHOW也認為,尊重用戶隱私,絕不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是一項最基本的原則。但他也坦承,不同的國家對于這些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政策。
以醫療數據為例,比如說一個人的基因數據,“在我的國家,你甚至都不能把這些你當時一些看病的,比如說看了哪些醫生跟其他人分享,如果說你去了另外一個沒去對的醫院,他根本都不知道你以前是什么樣的病史。”
讓數據為人類智慧服務
隨著大數據的逐步應用,人們發現,住什么樣的房子、上什么樣的學校、選擇什么樣的工作甚至尋找怎么樣的伴侶,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得出具有參考意義的結論。許多人擔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依賴大數據驅動的社會是否會影響人類的發展和進步?
洪小文表示,人類的智慧值得信賴,人類完全能夠讓大數據為自己服務而不是被其支配。“GPS導航能夠幫助你避開擁堵路段、選擇最經濟的路線,但離開導航,人們還是能夠駕車順利抵達目的地。”
面對呈現出來的數據,這個時候用戶必須作出選擇,“我要不要相信這個?我要不要念這所學校?我要不要選擇這個小區?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的大腦。”洪小文說。
Palantir副總裁kevin KAWASAKI表示贊同,他進一步補充:“我們不知道明天會有什么樣新的數據來源,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適應,也要能夠不斷地整合這些新生數據,整合到現有的模型當中來。”通過搜集到的數據分析問題,幫助用戶實現價值和收益最大化,本身也是人類智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