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從2010年開始,作為民生工程的公共WiFi應運而生,機場、車站、醫院、商場、餐館、文娛場所免費提供WiFi,市民可以暢游網絡。記者特意挑選其中具代表性的公共WiFi點進行測試,測試結果不盡如人意。
就在前段時間,廣州公交車WiFi熱點也遭遇了關閉潮。為公交車提供網絡服務的運營商違約,導致上海、廣州等多地的公交車載免費WiFi增值服務都暫停。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推動,一方面是WiFi落地后的羸弱不堪。這種落差既達不到理想中的“智慧城市”目標,也和公眾生活需求差距甚遠。
當下幾乎每個城市人都有移動網絡的需求。可是通過多年來的親身驗證,公眾已經越來越醒悟到,天下確實沒有免費午餐。除非自己花錢,否則就別想好好上網。有這種共識的,還包括了廣大商家。很多商業店鋪也不會寄望公共免費WiFi,而是自己花錢裝設備提供熱點。目的也是為了留住客人。
然而,即使公眾想自己花錢買流量上網,也會遭遇客觀限制。比如在地鐵里,如果地鐵不接入運營商4G網絡,大家也是無法上網的。這時候地鐵推出的APP下載就是為了引導人們去接入其網絡。尷尬的是,既然連不上網絡,公眾又怎能下載APP呢?即使已有APP,又得持續承受其廣告滋擾,不勝其煩。說到底,這還是把公共事務完全交給商業企業承擔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