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即將在今晚舉行,并以“網絡誠信消費無憂”為主題,再度聚焦網絡問題。而在今天閉幕的兩會期間,網絡問題也被熱議,特別是關于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引發了極大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陳振濂表示:“5年前買的房,現在手機還能收到地產廣告。”同時,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84%的人親身感受到了個人隱私信息泄露帶來的危害,相關原因造成的經濟損失約達915億萬元,可見個人隱私信息泄漏不但給我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甚至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前備受關注的徐玉玉案、清華教授案皆是因為個人隱私信息泄漏后,為不法分子提供了精準的用戶信息,最終釀成惡果。而除了部分商家凌駕于誠信和法律之上,非法買賣個人隱私信息之外,去年315曾經曝光過的“風險WiFi”隨著今年共享經濟的火爆,再度成為個人隱私信息泄漏的主要渠道。央視在去年315晚會上為我們演示的“風險WiFi”如何輕而易舉竊取用戶隱私的實驗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當現場觀眾連接了“風險WiFi”之后,只要打開訂餐、購物等消費類軟件進行操作之后,包括“收貨地址、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隱私信息就被獲取了。所以,在“風險WiFi”的網絡環境下,我們的個人隱私信息在“黑客”眼中,如裸露一般。
(圖:2016年央視晚會曝光免費WiFi竊取個人隱私)
然而,這些“風險WiFi”卻隨處可見,火車站、餐廳、咖啡館等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都可能是“黑客”打開用戶個人隱私信息的“鑰匙”。與此同時,眾多披著“偽共享經濟”外衣的WiFi共享APP,打著“免費”、“破解”、“共享”等旗號,不但誘導用戶連接“風險WiFi”,還通過非法手段,將用戶原本安全的個人WiFi進行“分享”,讓私人網絡變成“公用網絡”,只要周圍有使用同一款“蹭網神器”的用戶,就可以直接連接,使得網速變慢,甚至為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據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發布的《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80.21%的網友會尋找公共免費WiFi,在連接之后瀏覽網頁和使用即時通信工具的用戶高達45.29%,還有38.96%的用戶會進行網上支付等金融操作。而此前騰訊WiFi管家發布的《公共WiFi安全報告》曾統計過在公共WiFi中,風險WiFi高達10.06%,其中,高風險WiFi比例為0.06%,低風險WiFi的比例為10%。
所以,當用戶面臨玩游戲、看視頻等大流量的消耗需求,除了連接周邊的免費WiFi之外,還會通過各式各樣的“蹭網神器”進行“破解”,極有可能忽視了背后潛藏的安全隱患,被不法分子“鉆空”。甚至有不法分子在公共場所專門搭設風險WiFi熱點,設置免密登錄,進行“釣魚”,一旦用戶連接之后,就有可能導致個人信息銀行卡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泄露。此前,襄陽的王女士就因為使用某“蹭網神器”連接了某網吧的公共WiFi之后購買了一張彩票,就被轉走了23.5萬元;而株洲的張女士則因為逛商場時連接了一個沒設密碼的“風險WiFi”之后進行手機支付購物,也造成信用卡竟被盜刷8000多元。
(圖:掃描二維碼,檢測身邊的風險WiFi)
如今,蹭網與被蹭網成為個人隱私信息泄露的重災區,人們如何才能保障自己上網安全?互聯網安全專家建議,網友在連接公共WiFi之前,先進行“風險WiFi”檢測,并在連接之后盡量避免網購、網銀操作,以免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被竊,或可以直接使用有安全保障的安全WiFi共享APP,如騰訊WiFi管家等支持連接優質的“五星WiFi”,以保證個人隱私信息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