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創新引領城市發展轉型,全面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形態,也是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標準,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促進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系統工程。
近日,國家標準委會正式批準發布了國家標準GB/T 33356-2016《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下簡稱“《評價指標》”)。《評價指標》遵循以人為本、成效引導、客觀規范、成熟可測、注重時效的原則,共提出惠民服務、精準治理、生態宜居、智能設施、信息資源、網絡安全、改革創新以及市民體驗等8個一級評價指標,以及覆蓋政務、交通、社保、醫療等方面的21個二級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規定了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的基本構成、指標說明、計算方法和權重設定,適用于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及以上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評價,突出“以人為本、惠民便民”的總體目標,是開展智慧城市評價工作的主要依據,是引導我國各地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將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和指導。
《評價指標》包括客觀指標、主觀指標、自選指標三部分??陀^指標重點對城市發展現狀、發展空間、發展特色進行評價,包括7個一級指標。其中,惠民服務、精準治理、生態宜居3個成效類指標,旨在客觀反映智慧城市建設實效;智能設施、信息資源、網絡安全、改革創新4個引導性指標,旨在發現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主觀指標指“市民體驗問卷”,旨在引導評價工作注重公眾滿意度和社會參與。自選指標指各地方參照客觀指標自行制定的指標,旨在反映本地特色。因此,整個《評價指標》體系是7+1+1的架構,7個客觀指標,1個主管指標,1個自選指標。
《評價指標》體現了以人為本,惠民、便民的核心理念,以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切實體會還有建設能效作為重要的內容,讓居民切身感受到便民水平的提升,城市管理的升級。
智慧城市有成效 上海這座城市盡顯機智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第六個年頭,上海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正一步步變得“智能化”,機器、人、城市之間的融合越來越和諧。2016年底,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編制發布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推動實施信息化領先發展和帶動戰略,提出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慧化”為新特征的智慧城市。
打造智慧城市五大“新地標”
上海陸家嘴街道有位居民想買臺洗衣機為80歲以上老人洗被單,社區有個平臺看廣告可“攢錢”,不能提現,卻能投公益項目。她申請了公益項目上到平臺,并動員其他居民一起看廣告“攢錢”投這個項目,只用了兩個星期,平臺就助她達成心愿。用此類辦法,小區投了很多公益項目。陸家嘴智慧社區建設理念是“一切為了幸福生活,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社區里所有人、物、房、事、單位、樓宇等靜態和動態信息都匯入一個龐大的社區綜合信息庫,數據分析助力社區建設;身份認證、活動積分、參與社區活動的價值集成在“智慧城市卡”中。
陸家嘴街道是上海確定的50個智慧社區中已建成的試點社區之一。除了推動智慧社區建設,上海還在7個市級商圈推動了智慧商圈建設,在14個郊區行政村開展了智慧村莊建設,在30個產業園區推動了智慧園區建設,在嘉定新城和金山新城開展了智慧新城建設。
這是上海著力打造的智慧城市五大“新地標”:智慧社區實現社會管理智慧化、公共服務精細化、人的生活方式更優化,打造便民惠民的智慧生活服務體系;智慧商圈深度調整傳統商業,提升其設施、能級、形態和水平;智慧村莊提升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填平“數字鴻溝”;智慧園區從公共設施、管理、資產運營各個方面,更好服務入駐企業;智慧新城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改善民生服務、加強產城融合。未來,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還將向智慧家庭延伸,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中去。
“市民云”將覆蓋千余項服務
2016年12月1日,在2016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上,新版“市民云”APP正式上線,這是一個“一站式”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是“讓數據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腿”。市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電視、自助機等多種智能終端,隨時隨地盡享便捷服務,甚至可以預約下班后去公共服務機構辦事,有人會“為你守候”,也可以在忘帶行駛證時,調出“市民云”里自己的電子版行駛證繼續安心上路。
運營“市民云”的是上海市民信箱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已穩定運營3年多,截至2016年11月,已為近580萬用戶提供了個人數據、公共服務和辦事預約等服務,未來“市民云”還將采用大數據技術,進一步為市民提供主動性、智能型服務。
支撐“市民云”的是上海市近年堅持打造的透明、高效的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圍繞構建集約高效的電子政務云,上海以“集中+分布”為建設原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政務外網,統一為各部門提供服務,目標是在全市最終形成“1+16”市區兩級云體系。同時,上海持續推動政府公共數據開放,上海市政府數據資源目錄管理系統共匯聚和發布了市級預算部門數據資源目錄數1.5萬條、數據項21萬個,政府數據服務網累計開放數據集近1000項,涵蓋了經濟建設、資源環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個重點領域。
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
從2012年開始,上海將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培育,目前已經形成了從底層芯片、定位技術、終端支持、場景應用等位置服務領域比較完整的生態圈。上海智慧城市建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使得室內定位具有極好的應用環境,有望在未來5年迎來產業高增長。
這只是上海這些年奮力打造與經濟轉型升級相匹配的智慧經濟體系的一個縮影。2011年以來,上海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創新轉型的重要支撐,推動實施了兩個“三年行動計劃”,結合市民需求、企業訴求和政府改革要求,上海已形成了相對完備的頂層設計和推進機制,形成了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方位引領和支撐效應,已連續3年在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化排名中名列全國第一。
6年來,上海著力深化信息化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圍繞民生訴求“補短板”,加強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村莊、智慧園區和智慧新城建設;著力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功能,加強寬帶接入、無線覆蓋建設,光纖到戶覆蓋全市940萬戶家庭,家庭寬帶平均接入帶寬達到56M;著力推進新一代技術自主研發和產業化。2016年前3季度,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173億元、同比增長15.1%,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7%。制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是上海的特色和發力點。上海高度重視促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近期相繼出臺了《上海市加快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和《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明確未來3至5年上海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以及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上海將積極推動互聯網新經濟,鼓勵互聯網企業與各行業加速融合互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