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談物聯網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在谷榮祥看來,物聯網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互聯網實物”。“在計算機、通訊、互聯網基礎完備的條件下,今天的物聯網技術對我來說就是感知。”
“參與沙龍的企業代表請積極討論,有疑問請提出來,多交流多質疑,這不是報告會,探討與分享才是我們辦活動的初衷。”這是12月16日陜西物聯網產業聯盟舉辦的主題為智能制造沙龍活動上,理事長谷榮祥的開場白。
物聯網在陜西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席間谷榮祥對記者介紹道,2009年8月7日,時任國家總理溫家寶在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考察,首次提出要加快推進傳感網的發展,標志著國家對物聯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視。隨即陜西物聯網產業聯盟于2011年3月由省工信廳批復正式成立,標志著陜西省重點培育物聯網產業。到2014年,陜西省共計有25個項目獲得國家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7400萬元的支持,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促進陜西省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的示范應用。
同任西安中星測控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谷榮祥從自身與中星測控講述了他的物聯網歷程。“1996年至今,我從事測控行業20年,在無錫物聯網大旗舉起之后的2009年9月,無錫管委會組織行業代表共10人去無錫調研參觀當時的‘傳感網’,參觀之后,我覺得中星測控發展的機遇來了,從那時起,中星測控從軍工、工業產品開始轉型民用物聯網產品。”
現在談物聯網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在谷榮祥看來,物聯網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互聯網實物”。“在計算機、通訊、互聯網基礎完備的條件下,今天的物聯網技術對我來說就是感知。”
離我們最近的智能個體就是自己,人的大腦就像計算機,神經就相當于通訊,五官與皮膚就是傳感器:眼鏡是圖像傳感器,鼻子是氣體傳感器,耳朵是聲學傳感器,皮膚是溫度濕度等傳感器……
說起物聯網傳感產品,谷榮祥如數家珍,中星測控研發的老人智能跌倒報警器在中國名為“孝為先”,在國外被稱之“ihelp”,獲得中國專利8項、美國專利1項,這款產品在老人跌倒時能自動為已綁定的子女手機發出短信提示與定位。同時,對于易走失老人而言,子女發送信息至設備后,設備可以自動回復老人準確位置。“根據馬路上井蓋位移情況,我們研發了井蓋移動傳感器,井蓋被車壓翻、被盜等移動情況發生時,傳感器自動發送信息至管理中心。”目前,這款產品在西安市高新區全區已使用兩年,監控井蓋、積水點水位、氣井井蓋異常移動,使用手機就能看到全區井蓋、水位的實時情況。谷榮祥用手機為記者做了現場演示,“2號井蓋異動,進入地圖,定位,在地鐵修建區域的丈八一路與錦業路交叉口,立即就能找到。”
西安南郊下雨了,北郊還大晴天,這天氣預報該怎么報,應用氣壓傳感器能檢測到3公里內的大氣壓分布,精準發送實時天氣預報;交通攝像頭沒電了怎么辦,通過電力感應傳感器,區域內所有交通攝像頭電力分布一覽無余;開車去目標地點到底能不能找到停車位?應用無線車位傳感器,空車位狀況看手機就能知道,計時停車收費更加準確;垃圾桶滿了嗎?還需要人工巡查?垃圾傳感器就解決了這個麻煩……
“我認為智慧城市真正來臨之前,應該先有‘智慧街區’,即在市民能真切體會到的各個點做好物聯網應用。目前的智慧城市多局限在‘數碼城市’,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必須要和感知結合起來。”谷榮祥說。
“不僅是中星測控,聯盟中許多物聯網企業在國內處于較高的行業領先地位。”在智能傳感器領域,麥克傳感器、寶雞恒通、中航電測等,在國內產業領域處于領先水平,構成了我省物聯網產業巨大的社會資源、技術來源和良好的基礎。在通信設備和網絡運營領域,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郵電大學、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凝聚了西安大唐電信、西電捷通等一大批優秀的知名企業。由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研發的“唐芯一號”芯片是我國第一顆2.4ghz超低功耗射頻可編程片上系統,集射頻收發、數字基帶、數據處理于一體,具有無線通信、電源管理、數據處理、無線組網、無線傳感、無線控制能力,包括無線傳感網(wsn)、無線個域網(wpan)、有源rfid、短距離無線互聯系統等產業鏈上的技術核心,是國內首顆物聯網核心芯片,被業界稱作物聯網的“中國芯”。聯盟成員單位之間廣泛開展了技術研發合作,如西安勵德微系統有限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開展了mems傳感器研發合作;西安中星測控有限公司與西安郵電大學開展了智能傳感器開發應用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