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到應用,從想象到現實,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開啟一扇時尚的“智慧生活”之門。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開始打開這扇門。8月1日,住建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公布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的通知,103個城市(區、縣、鎮)成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建成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作為新的產業概念從年初住建部組織申報國家智慧城市試點起正式進入公眾視野。事實上,這個被認為有些虛的概念恰恰正是前幾年云計算和物聯網能夠真正“落地”的應有形式和成果。
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還是大數據、移動互聯,其本質上都是基于信息的處理。在14日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中,智慧城市的建設被統籌在“提升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的戰略。國務院表示,未來在促進公共信息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實施“信息惠民”工程的同時,還要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設,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共同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可以說,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統籌城鄉協同發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智慧應用越來越多,智慧領域逐漸擴大是與中國快速的城鎮化建設分不開的。2012年中國城鎮化率就達到52.57%,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城市壓力的加大,許多領域迫切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找到解決思路。
除了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管理的痼疾,提升民眾安居生活水平外,智慧城市建設在更大的意義上是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帶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表示,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統計,我國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總數已經達到154個,預計投資規模超過1.1億元。他還提出,要依托技術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作為信息社會的載體,、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是當下的熱詞。接受人民網采訪的眾多專家指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必須要超前規劃,起點要高,直接進入3.0時代。3.0時代的特點是物聯網技術開始大量應用于前端的感知與數據采集,3G或WiFi技術用于數據傳輸,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用于后端的數據存儲、處理與挖掘。
即將發放的4G牌照更應該成為智慧城市的絕佳助力。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向智能、集成和服務方向發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正對城市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越來越明顯的滲透和帶領作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支撐。而智慧城市建設反過來也可以為新興產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推動其由實驗走向應用。智慧城市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智能交通、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醫療信息化、綠色建筑、地理信息、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如何避免智慧城市建設落入“技術武裝”的誤區,重蹈過去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國務院在《意見》中明確要求各試點城市要出臺鼓勵市場化投融資、信息系統服務外包、信息資源社會化開發利用等政策。支持公用設備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實施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水務、智慧國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這些創新的政策引導,能帶動智能交通、云計算等多個領域的發展。在研究機構看來,“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投資總規模有望超過一萬億元。
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個百萬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設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實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將能增加城市的發展紅利2.5到3倍。損耗更小,這意味著智能城市建設對擴內需的拉動作用遠不止一萬億元的帶動投資。
但顯然,智能城市建設所帶動的投資以及增加的城市發展紅利,是一種更為健康與穩定的發展模式。智能城市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知識和智能化的手段,既可以逐步解決過往城鎮化發展中難以繞過的資源緊缺與統籌失調,也可以引導城市發展信息化服務業,避免城鎮化中地產先行、經濟結構失調的頑疾。
在真正“以人為本”發展城鎮化核心下,智慧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對公共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共享,又使其同時兼顧了“惠民工程”的實施。
為此,《意見》進一步表示,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用于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債,要求各級地方政府統籌安排建設智慧城市的資金,給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與轉型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智慧城市發展的優勢不容置疑,但縱觀全球,其發展還是處于探索階段。特別是在中國“智慧城市”是一個新的概念,由于國家層面的智慧城市建設標準不健全,各個城市的智慧化建設也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
“一定要明確政府和企業的分工,在應用示范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政府應該大力發揮各項扶持政策和專項資金的帶動引領作用,產業發展和企業的集聚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政府則應該在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可以讓智慧城市有更廣闊和更穩健的市場空間。”有關專家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進程。政府、企業、民眾多方的合力,才能推動智慧城市的標準化、市場化。
但同時,市場化不等于技術化,智慧城市也不只是技術城市。我們認為,技術固然重要,但技術僅僅是手段,僅有技術的城市是冰冷的。契合人類和城市深層次發展需求,正是未來智慧城市的內核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