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市“互聯網+”行動計劃(2016—2020年)》經汕頭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實施。該計劃以推動互聯網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發展為重點,以發展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產業新業態為抓手,充分激發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推進互聯網在汕頭市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互聯網經濟突破發展,打造粵東智慧城市。
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經濟社會互聯網應用成效顯著,成為全省互聯網經濟發展重要基地、網絡民生應用服務示范區、網絡創業創新集聚中心。計劃明確了八大重點行動,具體為:(一)互聯網+創業創新。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創新驅動作用,推進汕頭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以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為東核心區,打造小微企業創新業態集聚區;以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為西核心區,打造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科技孵化區;建設云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新型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小微企業虛擬創業創新空間。通過雙核一虛擬的“2+1”工程,有針對性地配套政策,提升創業創新發展空間,形成東西雙核、虛擬拓展,多方共建、全面開花的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工作新格局。(二)互聯網+工業制造。依托汕頭市現有工業產業為基礎,以“十百千”工程為抓手,即:10家企業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100家企業實施機器人應用,1000家企業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逐步推動形成工業互聯網。以發展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力促汕頭市工業的發展方式“四個轉變”,即:從資源消耗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產業價值鏈環節從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發、營銷為主轉變,產業組織形態從傳統集聚為主向現代產業集群為主轉變,企業經營方式從粗放經營為主向集約經營為主轉變,全面提升工業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區域輻射能力。(三)互聯網+商務貿易。依托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優勢,以全市電子商務服務和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為突破口,進一步貫徹實施《汕頭經濟特區電子商務促進辦法》,積極創造和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四)互聯網+農業農村。利用互聯網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培育多樣化農業互聯網管理服務模式,逐步建立農副產品、農資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五)互聯網+新興產業。依托經濟特區、沿海區位、民營經濟等優勢,充分發揮汕頭國際海纜登陸站的通信資源優勢和華能海門電廠的能源優勢,抓住國家有序開放電信市場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契機,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創新活力,深化應用創新,推動形成多種主體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產業市場格局。(六)互聯網+金融創新。鼓勵金融機構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傳統金融業務與服務轉型升級,積極開發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支持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設立互聯網支付機構、網絡借貸平臺、股權眾籌融資平臺、網絡金融產品銷售平臺,建立服務實體經濟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七)互聯網+公共服務。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高效、便捷優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養老、旅游、社會保障等新興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幸福健康新生活,提升民眾來自智慧城市的幸福感。(八)互聯網+綠色生態。緊密結合汕頭市城鎮化發展現狀,創新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地理信息系統等集成化信息技術,與城鄉規劃、城市管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安全運行、建筑節能、城市公共信息平臺、住房保障、便民服務等方面緊密結合,最終促進城市發展模式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型轉變,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經濟型向信息化、智能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