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酂南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時,轄區一位獨居老人向其求助稱,家中電路出現故障無法正常用電。網格員立即拍照取證,向“社管通”平臺發送報告。隨后,電力部門上門排除故障,幫老人家中恢復正常用電……這是記者近日在老河口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務中心聽到的小故事,也是“智慧老河口”建設應用于民生服務的縮影。
建設智慧城市,是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為促進老河口市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政府自身和社會治理水平、改善群眾生活品質而進行的一次果敢決策。近年來,該市在探索中前進,契而不舍,積跬步以成千里。
“智慧老河口”成全國試點
2013年,老河口市委、市政府本著“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則,提出建成“1+X”智慧老河口綜合信息平臺,并列為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和推進社會治理體制改革重要舉措。當年9月,湖北省測繪局將老河口市列為縣市級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試點。
2014年1月,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測繪局簽訂《智慧老河口建設合作協議》,共同出資建設“智慧老河口”。
2014年3月,《智慧老河口建設總體方案》和《智慧老河口一期工程設計書》在武漢通過專家評審。
2014年5月,完成招投標工作,由湖北地信科技集團承建該工程。
2015年3月,老河口市被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確定為全國首個縣級“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試點市。
2015年4月,“智慧老河口”建設獲得住建部、科技部組織的全國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據介紹,“智慧老河口”建設整合城市視頻監控網、北斗區域網、無線傳感網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立連通全市所有鄉鎮辦、村(社區)及33家市直單位的網絡系統,計劃總投資2個億,建設周期為三期。該項目基于基礎設施及規范制度保障體系,重點推進18個信息化項目,實施電子政務網、無線城市、公共數據庫、時空信息云平臺,優先選擇基礎良好、需求強烈、惠及民生的政務、社管、城管、公安、規劃、便民服務等領域,加快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通過示范帶動,推進智慧老河口全面建設,把全市建設成“業務協同、智能運營、綠色環保、民生幸福”的創新型智慧城市。
目前,“智慧老河口”通過強化應用開發,構建智慧政務、網格建設、應急處理等系統;開發“智慧管網”、學生關愛等系統,以及本地地理信息公眾服務系統、老河口微信公眾平臺、智慧老河口移動版、美食地圖等民生應用;充分利用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及農產品加工產業優勢;開通智慧規劃、智慧城管、智慧社管、智慧警務等系統。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公共服務水平,推進互聯網+,促進社會治理科學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信息化、城市管理智慧化,充分發揮了智慧城市服務功能。
窨井蓋不再是“馬路陷阱”
近年來,由于窨井蓋丟失、破損或未合蓋而導致的事故頻現。如果井、蓋分離能夠被及時發現并處理,那么這個“陷阱”便不再可怕,老河口建設“智慧城市”讓這一點成為了現實。
在勝利路,記者隨機選取一處井蓋進行測試。在工作人員打開井蓋后,井蓋上安裝的傳感器立刻發出警報訊號,井蓋上的定位芯片在5秒內將報警消息發送到數據中心。當工作人員將井蓋放回原處后,井蓋上的傳感器和定位芯片又將警報解除信號反饋至數據中心。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在實際運用中,當智慧城市平臺接到警報后,服務中心會與相關單位銜接,施工單位根據圖紙鎖定位置前往處理,處理完畢后,井蓋會自動發送信號至平臺,警報解除。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井蓋自動報警系統,幫助城市管理者24小時監控著窨井蓋,一旦其發生位置偏移或丟失,數據中心會在第一時間接到警報信息,群眾再也不用為馬路“陷阱”而擔心了。
執法不再互相“踢皮球”
在中山公園附近,記者走訪時發現,巡查執法的城管網格員們人手一部載有智慧城市“城管通”平臺的手機終端。當城管網格員發現了攤販占道經營,會先通過拍照的方式,將問題描述和空間定位等信息上報至“城管通”平臺,網格員自行處置后,再次拍照上傳至平臺,結案歸檔。
城管網格員介紹,對于不屬于城管網格員執法范圍的問題,平臺會根據《智慧城市指揮手冊》派遣任務至相關單位,由相關單位出面執法,處理完畢后上報“執法通”平臺,指揮中心受理員再通知該轄區城管網格員到現場核查,拍照反饋至平臺才算結案。
智慧城市“城管通”平臺的使用,杜絕了執法部門之間因責任不明而導致的執法難問題,且指揮中心據此對執法部門進行考核,無核查反饋則不結案,形成了發現問題無死角、分工明確無推諉、處置高效無拖延的管理機制。
據理解,老河口市智慧城管系統搭建了立體式、全方位、多層面的受理平臺,包括智能井蓋自動報警、網格員巡查、政府熱線、微信互動、領導交辦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受理渠道,所有上報信息統一通過受理協同子系統以案卷流轉的形式,按照“信息采集、受理、立案、任務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七步閉環流程進行處理,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和快速高效處置。自2015年11月投入試運行到2016年1月中旬,該系統共接收各類上報案件413件,其中無效不受理案件51件,立案338件,派遣338件,按期處置并核查結案130件,申請延期案件98件;網格員在巡查中自行處置案件119件,審核通過118件。
為學生安全保駕護航
兒童的安全問題牽動著所有家庭的心。“智慧城市”在保障兒童安全上有何用武之地呢?在市第四小學,“智慧城市”平安校園系統建設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智能學生卡的各項功能。
在學校入口處設置的RFID射頻設備能夠同智能學生卡相呼應,記錄持卡學生入校或出校信息。同時,通過該系統定位,家長、學校可從該系統的PC端或手機端定位持卡學生的實時位置,查看持卡學生在某段時間內的歷史軌跡。當持卡學生進入系統標識的危險區域(如網吧、游戲廳)時,系統還會發出提示。此外,智能學生卡還是一部可通話的手機,能通過家長自行設置有效屏蔽陌生來電,為學生安全保駕護航。
從2014年開始,該項目在市第四小學設置了一個班級為試點。該班級一名學生家長介紹,在該校成為平安校園系統試點后,通過查看孩子的考勤情況、在校視頻及歷史軌跡,能夠更加方便地了解孩子的動向,智能學生卡的通話功能也讓家長更加放心。
服務群眾再無小事
該市將兩個街道辦、24個社區劃分為107個社管網格,按照每個網格300—400戶的標準配備社區網格員,管理10大類55小類社會管理問題。社區網格員針對巡查中發現的水電故障、鄰里糾紛、路面改造、群防群治等問題,均可用網格員專用的移動手持終端拍照報告至“社管通”平臺,由各部門聯動解決,高效便捷地幫助社區網格員完成社區管理工作,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
如今,該市各社區網格員的社管平臺有了三級工作流程:發現問題調解不了上交到社區、社區處理不了上交到鄉鎮辦、鄉鎮辦處理不了上交到指揮中心分派到相關部門,從而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立體管控。
酂南社區負責人介紹,使用“社管通”平臺之后,網格員發現問題后能夠第一時間將案卷信息采集并上報到中心,并能夠接受中心分配的核實、核查任務。同時,網格員還可以利用“社管通”上報人口、房屋動態等數據。這不僅提高了網格員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平臺的分配,讓責任到位、任務到人,促進相關部門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讓群眾的事不再是小事。
2016年,“智慧老河口”建設將進一步夯實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支撐,推進信息資源整合,以信息服務模式和技術創新發展為動力,加快推進平臺應用,做好一期項目的收尾、評估和落地工作,同步進行二期項目的推進和研究工作。努力做好智慧城管、智慧社管應用的延伸、國土一張圖及不動產登記平臺、地下管線探測及管理、多規合一、化工園區安全監管、政務服務(重點公文網上流轉)等多項建設工作。通過智慧城市建設,豐富公共數據庫,加快信息網絡建設,著力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民、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服務系統,讓“智慧老河口”更好地服務社會、引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