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起,我市公共事務信息系統又添新功能,由市社保事務局和市民政局合作開發的民政醫療救助實時結報子系統開通運行,市本級民政醫療救助人群開始在就醫時享受刷卡實時結報服務,改變了沿襲多年手工報銷的繁瑣流程,成為省內首個開通此項功能的地級市。這是我市樹立“互聯網+”思維,構筑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政務服務網絡,推動“信息惠民”工程不斷提檔升級的又一個成功實例。
近年來,以信息化手段讓市民少跑腿、讓政府服務更快捷,是我市建設全國“信息惠民”試點城市的主旋律,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就是公共事務信息系統建設。我市從2004年開始,以部門間信息交換共享為切入點,從打破“信息孤島”開始,逐步構筑起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公共事務服務網絡,通過“一張網、一張卡、一個平臺”提升政府公共事務服務效能,給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便捷和實惠。
自2010年起,我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憑社會保障市民卡,已可以在省內及市域定點醫療機構刷卡就醫,實時結算,方便快捷。去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群也消除了以往手工報銷的煩惱,享受到刷卡實時結算的便利,刷卡率達到99.84%。但殘疾人群、低保人群等特殊人群的醫療補助費用,因系統單建、信息隔離等原因一直無法同時結算,只能采用“先個人墊付、后手工報銷”方式解決。為了讓這些特殊群眾少跑腿、多便捷,市社保事務局與市民政局、市殘聯等部門單位經過調研,決定充分發揮公共事務信息“同人同城同庫”優勢,將民政醫療救助、殘疾人補助等結算功能,與基本醫療、居民醫保、大病保險、民政優撫、殘疾人醫療補助等醫保優撫制度統一整合在一個系統中,讓救助群眾刷卡就醫的同時完成結算。據統計,去年以來,殘疾人補助門診實時結報達到1827人次,支出補助金10萬多元。住院報銷3753人次,基金支出600多萬元。低保戶醫療救助從今年4月1日上線,僅兩天時間實時結報門診人數已達360人次,補助支出17324元。住院16人次,補助支出28887元。
為特殊群眾開通就醫實時結報服務僅僅是公共事務信息資源共享推進部門間業務協同的一個縮影。2007年以來,我市逐步建起由市社保事務局、市公共事務信息中心、市民卡公司構成的“三位一體”公共事務信息系統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樣的組織架構在全國尚屬首創,為政府服務轉型提供了成功范例。在率先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同時,對分散在各個部門、各個條線的信息整合于一個平臺,信息資源的共享快速推進,截至目前,已有公安、法院、民政、社保、計生、工商等30多個部門單位的信息資源實現了交換共享。共享重在應用,我市利用共享信息資源陸續開展了個人信息資源查詢服務、公民個人信用評價服務、基金分析和政府決策支持服務、部門信息共享服務等應用工程。如在個人信息查詢方面,嘉興市民可以通過社保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自助終端等多種渠道,查詢本人分散在公安、社保、衛生、民政、公積金、市民卡等部門單位的基礎信息和業務信息。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進公共事務信息系統三期工程建設,隨著公共事務信息的高度匯聚、個人信息的高度整合,政府公共事務服務將由目前的“一站式”辦理升級到“一口式”辦理,市民辦理所有事項,只需要到一個窗口就可全部搞定,不用再在各個部門或窗口間來回奔波。
據了解,在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中,我市還將以推進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為基礎,結合我市突出信息經濟產業發展導向,重點打造“智慧嘉興”公共服務總平臺、公共事務信息系統、地理信息共享平臺和智慧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等四大載體,完善“一個電子政務網、一張社會市民卡、一幅城市天地圖、一個社區服務平臺”的“四個一”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信息基礎設施集約化水平、信息化協同共享水平、社會公共服務水平。以“互聯網+”的思維,讓市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政府服務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實惠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