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的興起,人們日漸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化手段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組成。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強化信息網絡、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推手。
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要快于城鎮化,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對智慧城市認識不同,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多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信息化主管部門則從工業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角度,而地方政府又從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角度。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全局性的特點,需要統籌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合一,設定長遠目標和階段任務,才能以信息化引領城鎮化的發展。
智慧城市的實質是信息化在城市建設、管理、運行的高度融合,其核心是以人為本,面向公眾、面向社會,實現智慧化管理和服務,整體提升社會公眾生活品質與形態,提升社會構成品質——即“服務”。目前,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已達193個。然而在國家層面卻缺少有關“智慧中國”的頂層設計,許多人對智慧城市的內涵和模式并不清晰,標準和規范尚不統一,有的地方財政盲目投資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為此,建議加強國家層面的統籌。
一是統一智慧城市認識,培養各級領導的信息化思維。從當前實際看,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對智慧城市認識不同,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多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信息化主管部門則從工業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角度,而地方政府又從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角度。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全局性的特點,需要統籌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合一,設定長遠目標和階段任務。目前,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要快于城鎮化,新型城鎮化要將信息化成果融入進去,才能以信息化引領城鎮化的發展。
二是把握需求導向,因地制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盲目模仿其他城市,跟風建設,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貪大求全。智慧城市建設應把握好需求導向,可以采取急用先上、效益為本、循序漸進的方式,以提高效率、創新服務為目標,以政府、企業、公眾需求為核心,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環保、智慧城管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讓智慧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先行,從而有效支撐新型城鎮化。
三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形成智慧城市建設的創新機制。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部門條塊分割、數據不同步、信息不共享等因素,嚴重制約智慧城市創建。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確保智慧城市建設中各行各業的有效對接和互聯互通。此外,為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事關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產業發展,應該列入國家和地方戰略新興產業振興規劃,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擴大投資渠道,打造專業的智慧城市運營商。
四是加快智慧城市標準設計,推進“智慧中國”布局。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建設標準和評估標準,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標準銜接不暢,應該加快相關標準的設計與制定,確保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密切協作,推進信息技術、信息資源、網絡基礎設施、信息安全、應用和管理等系統標準盡快出臺。在“智慧中國”的總體布局和國家標準體系支撐下,逐步實現跨城市社保、醫保、房地產聯網,信用體系等大數據信息平臺的全國統一整合,把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操作層面。
建設智慧城市的真正目的是為人服務,為市民提供宜居的、安全的、綠色的生活環境,以及良好的就業機會和良好的創業環境。我們期待以智慧的力量推動新型城鎮化,實現“讓城市更智慧、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