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DC所做的2014年全球智慧城市預測,2014年,全球15%的城市將有機會步入智慧城市成熟期。那么,我國這項比例又會是多少呢?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單志廣表示,“考慮到經濟因素,最樂觀地預測,我國2014年有機會步入智慧城市成熟期的城市比例不應該超過30%。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存在明顯的過熱特征和盲目建設的苗頭,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視。”
今年被稱為智慧城市建設元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信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掀起熱潮。
單志廣坦言,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四風”問題。一是跟風,即不少地方在缺乏對真實需求的判斷和對真正建設路徑的把握的情況下就盲目開展建設;二是虛風,即有些地方重建設投入,輕績效提升,往往追求“高、大、快、上”,缺乏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投入產出率低,缺乏應用實效;三是歪風,有些地方貪大求全、貪高求洋,重設備技術,輕機制建設,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難以發揮;四是陰風,即重建設發展,輕安全保障,缺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方面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制度,這可能會對交通、能源、金融等重要信息和系統帶來安全隱患。
對此,單志廣提出建議,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亟需加強頂層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務實推進”。“智慧城市是一個要素復雜、應用多樣、相互作用、不斷演化的綜合性復雜系統,因此,在建設上需要總體部署,加強頂層設計。”單志廣說。
對于當下存在的智慧城市建設盲目問題,業界又是怎樣從具體層面應對的?神州數碼首席科學家謝耘告訴記者,“智慧城市既要面向未來,又要解決問題,不同的城市需要單獨的深入分析,尋找到當地近期最緊迫的問題,進行咨詢和頂層設計。我們不能拿一個固定的模式去套各個城市,而應該幫助城市規劃符合其特點、現實可行的路徑,從而避免盲目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