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將智慧城市建設納入規劃中。規劃明確要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創新應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將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按照規劃,智慧城市建設方向的六項指標包括信息網絡寬帶化、規劃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現代化以及社會治理精細化。
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是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有調研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高達5000億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將帶來2萬億的產業機會。而從長期來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
智慧城市建設和投資的加快,基于整個社會和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僅用30余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歐美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經濟發展歷程和城市化進程,但各種城市管理問題、生態問題和民生問題也隨之出現,城鎮化質量堪憂。伴隨著中國整體實現經濟轉型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度變革,使中國經濟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的大背景,智慧城市的發展也必然遵循著一路經。
有業內分析師指出,從政策的規劃和投入看,“提升城鎮化質量”始終是一個重點話題,城鎮化建設既要靠質,又要靠量;既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又要提升醫療、教育、能源、交通等各個行業的數字化和服務水平;既要促進產業發展,同時也要服務民生。國家工商總局行政學院副院長李德偉指出,智慧城市是大數據的典型應用,但又不是簡單的數字化;智慧城市的根本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最終要服務到個人。
文思海輝中國業務群咨詢服務和智慧產業事業部總經理臧權指出,現代化城市管理更需要一種以人為本的融合服務,從國家針對個人的信息消費的促進政策來看,智慧城市的受益者將不僅是政府、產業,更多的是個人,每個人都能從工作、生活和公共服務的數字化和智慧化過程中受益,客觀上擴展了市場增長空間。同時,智慧城市將極大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將獲得更大發展。文思海輝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者,擁有頂層設計、咨詢服務等多方面的經驗和能力,已經率先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中獲益,未來以文思海輝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設者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他認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經過一定階段的認知和探討,在逐步走向務實,如今,迎來了重大機遇。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深度整體融合,在技術上,中國的智慧城市在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并不落后;在觀念上,還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理念,做好頂層規劃;在產業發展上,中國企業有著更多的創新發展的機會。
將來,智慧城市建設將是一個智慧政府、智慧生活和智慧產業并舉的局面。智慧城市作為一個舶來品,在中國的落地必選要先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在這其中,投資商、運營商、設備制造商、軟件廠商、系統集成商、政府管理者都要找到合適的定位,尋求市場和公眾效益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