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能有效促進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人類創造更良好的城市空間,對提升城市競爭力、改善人民生活至關重要。因此,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把智慧城市建設列入中長期發展戰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與措施。從下面這些城市的努力中,我們可以看出智慧城市的未來。
●首爾
國際電信聯盟在相關報告中預測:今后10年,智慧城市將成為城市發展的范例,而韓國首爾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在美國羅格斯大學電子政府研究所發布的世界大城市電子政府評價報告中,首爾連續5年穩居榜首。首爾的智慧城市計劃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城市設施管理方面,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掌握道路、停車場、地下管網等設施的運行狀態;在城市安全方面,利用紅外攝像機和無線傳感器網絡,提高了災難監測自動化水平;在城市環境方面,智慧環境系統可自動將氣象和交通信息發送到市民的移動終端;在城市交通方面,智慧交通系統可實現對公交信息和公共停車信息的管理,并智能地實現支持殘障人士出行和控制交通信號。
●新加坡
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成績引人注目。新加坡市建立起一個“以市民為中心”,市民、企業、政府合作的電子政府體系,讓市民和企業能隨時隨地參與到各項政府機構事務中。在交通領域,新加坡推出了多個智能交通系統;在醫療領域,開發了綜合醫療信息平臺;在教育領域,通過利用資訊通信技術,大大提升了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
●紐約
2009年10月,紐約市政府宣布啟動“連接的城市”行動,以增加民眾與政府的聯系、企業與政府的聯系、企業與民眾的聯系及民眾間的聯系。這項行動的內容主要包括:實施移動通信和311網絡熱線服務;啟動電子健康記錄與服務;整頓全市數據中心,實施“紐約市IT基礎設施服務行動”計劃;改造升級政府部門的電子郵件系統,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紐約市商業快遞”網站,提高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效率;把寬帶服務引進每個社區和每所學校,向低收入群體普及寬帶服務;建立智能交通系統和智能停車系統。
●斯德哥爾摩
2010年被歐盟委員會評定為“歐洲綠色首都”,在普華永道2012年智慧城市報告中,斯德哥爾摩名列第五,分項排名中智能資本與創新、安全健康與安保均為第一,人口宜居程度、可持續能力也是名列前茅。他們的智慧城市理念之一是“讓原有的技術或者設施以新的形式或者理念來運作”。致力于建立電子垃圾處理系統,使城市垃圾可自動分類,并按需要循環利用,實現城市環境與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斯德哥爾摩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是首個將智能電網轉為商業用途的城市。居民可在各自屋頂實現太陽能發電,用剩的能源還可放進城市電網進行出售。
●維也納
作為全球智慧城市的代表之一,維也納的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包含多個計劃。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市供暖和制冷計劃”。供暖方面,維也納將固態垃圾和廢水回收利用,通過燃燒和汽化技術使垃圾轉化成新能源,滿足地區暖氣和熱水需求的同時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制冷方面,維也納為大醫院和辦公建筑接入的制冷系統只占到傳統制冷系統的10%。
以排水管網的智能化為例,維也納在管網的不同樞紐區安裝了230個監測設備,在遇到暴雨天氣時對管網內污水的流速、流量、水位分層監測,掌握管道的淤積情況,及時疏通。
●阿姆斯特丹
智能交通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個靠岸電站中配備了154個電源接入口,便于游船與貨船充電,利用清潔能源發電取代原先污染較大的燃油發動機。船長通過電話輸入個人賬號,與靠岸電站取得連接,收費則自動從船舶賬號上扣除。
●橫濱
在日本橫濱的智慧城市項目中,樓宇的能源管理系統建設最具代表性。以綜合大廈能源管理系統為主,它對已投入使用的大規模辦公樓及商業設施的電力和熱能進行統一的最優管理,力爭最大限度地削減電力峰值,還將所發電力完全消費掉,不浪費也不給電網產生負擔。并且通過智能配電盤,在停電時自動切換為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和蓄電池等的分布式電源。
●倫敦
英國倫敦通過升級有線網、無線網、寬帶網的數字網絡,培養公民的數字素養等。倫敦所有地鐵站里都有免費WiFi,乘客用手機接收各種地理位置信息;不論在博物館、藝術中心、歌劇院,還是在酒吧,大多都有相應的App,讓人們在網上體驗到場館的各項服務;公共圖書館不論是實體還是線上,都有大量豐富的圖書資源;幾乎所有的市政府區級機構、公共事業組織都有官方網站,為市民提供政務信息和線上服務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