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我國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成為指導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城鎮化并不是一個新概念,近年來關于城鎮化的討論很多,我們預計《規劃》出臺后,城鎮化進程會有更為實質性的推進。
城鎮化是我國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就當前我國的產業結構比例來看,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已得到很大提升,目前達到46%,但相比中等收入國家的55%-60%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即服務業的比重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然而這并不是主要矛盾,截止到2013年我國人口的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足36%,也就是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是農村人口。人口比例與產業結構比例的失衡造成的結果就是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突出。《規劃》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人的城鎮化”,意在解決農村人口真正進城的問題。
根據《規劃》,城鎮化的重要推進方向有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構建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加快進行棚戶區改造,建設綠色城市和智慧城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新型的城鎮化并不等同于大搞土建、房建,社會保障、戶籍制度改革、發展新興經濟也是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因此,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將是未來城鎮化的重點區域。 城鎮化是一項全局性的長期工程,我們難以將其直接映射到股票市場的某一個行業。二級市場上房地產、建筑建材等行業可能對《規劃》的出臺有所反應,但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其持續性有待觀察。我們認為,新型城鎮化帶來的長期機會可能更多集中于傳統的消費行業和新興經濟領域。
首先,“人的城鎮化”帶來的是消費升級,隨著傳統品牌消費類企業將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中高端品牌的市場滲透率將會得到快速提升,這有望帶來消費品、家電、汽車、醫療服務、文化娛樂等行業二次發展的機會。
其次,新型城鎮的建設將推動城市綠色發展,提高智能化水平,這意味著不但要推進高科技、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還要提升這些產業在城市本身的應用水平,從這個角度看,智能家居、新能源、信息安全等行業具備中長期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