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GE側重陸上風電,阿爾斯通則更傾向于海上風電及水電領域。收購阿爾斯通的能源資產后,GE開始加速進軍全球海上風電市場。
在中國陸上風電市場深耕十余年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正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國方興未艾的海上風電市場。收購法國阿爾斯通(Alstom)的能源資產、將全球最大風電葉片制造商攬入囊中,都給GE加速進軍全球海上風電市場、躋身該領域第一梯隊注入了信心。
“中國每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量約占全球40%至50%,所以這是一個我們絕對不可能忽視的市場。”近日在上海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GE可再生能源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裴柯斯(Jerome Pecresse)說道。除了傳統強項水電和陸上風電業務外,GE對中國海上風電市場信心滿滿。裴柯斯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透露,GE正與中國合作伙伴積極推進,希望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宣布在中國落地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
GE對中國陸上風電的投資已持續十余年。早在2004年,GE就在中國安裝了第一臺風機,目前已裝機超過1300臺,容量超過190萬千瓦。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15年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市場份額報告,GE去年在全球14個國家新增裝機5.9GW(1GW=1000MW,1MW=1000KW,1KW=1000W),排名全球第三。
去年收購法國阿爾斯通后,擅長陸上風電的GE一并獲得前者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整機制造能力、組裝基地和全球訂單,加速進軍海上風電市場。裴柯斯此前曾表示,GE想要成為全球海上風電領域前三的參與者。這意味著,GE與西門子、維斯塔斯等海上風電傳統玩家之間的競爭將日益加劇。
要實現這一目標,前景廣闊的中國市場將成為重要“籌碼”。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13708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屈指可數。而根據《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力爭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只有在中國市場領先,我們才能夠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領先。”裴柯斯說。
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資源豐富、不占用土地,且靠近電力負荷中心,發電利用小時數高、適宜大規模開發,頗受中國大型發電企業和跨國能源企業青睞。另一方面,中國陸上風電棄風率居高不下,也促使不少企業轉向海上。但由于海上作業環境特殊,相關設備及安裝、運維成本高,再加上中國海上風電產業鏈及標準規范尚不完善,海上風電的度電成本遠高于煤電、氣電和陸上風電,總體發展較為緩慢。
“其實我個人也覺得很疑惑,中國的海上風電市場發展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那么快。我認為這還是一個由市場主導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建成完善的海上風電生態系統?,F在其實已經有了合理的政策環境,也有非常有意愿投資海上風電的客戶,風機技術也是非常成熟且有競爭力的。”裴柯斯認為,接下來需要將海上風電場電力傳輸與海底電纜等產業配套搭建起來,中國海上風電才能步入更有序發展的軌道。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風電的度電成本可以比火電更便宜,也可以比太陽能更便宜。” 裴柯斯說。作為風電整機制造商,GE要做的是多管齊下降低度電成本,對LM的并購就是這一目標催生的結果。
今年10月,GE宣布以16.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風電葉片制造商LM,交易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葉片是整個風機系統中最重要的單個大部件,GE希望借此整合LM對風機葉片的設計制造能力及自身對風機整機的制造和成本控制能力,來實現度電成本的持續降低。
除此之外,GE還打算推廣風場數字化運維業務來提高風機發電量。
“之前的投資集中在陸上風電,接下來我們會進入中國海上風電市場。但從體量和增長趨勢來講,絕對值上看陸上風電還是大頭,陸上和海上會齊頭并進。”GE可再生能源集團陸上風電大中華區總裁李楓對澎湃新聞說,中國風電行業“大魚大肉”的時代已經過去,風電投資者不應該再忙于圈地,而是要經營好每一個風場,才能帶來長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