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面臨哪些挑戰?中國能源革命之路如何走?目標是什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先生對此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中國進行能源革命,問題不容小覷
中國進行能源革命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這就需要能源支持,但是能源沒有那么多,怎么辦?只有尋求提高效率這條路線。
眾所周知,2017年中國能耗已經達到了49.95%,位列世界第一,但人均能耗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比OECD國家的二分之一多一點。
中國的電力裝機容量是非常驚人的,現在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18億千瓦。過去十幾年的電力增長創造了世界奇跡,但是人均裝機容量只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點。在電力消費方面,中國是4000多千瓦,而美國是13000千瓦以上,OECD國家都在7000到8000千瓦。
我們為什么要談電力?因為電力是反映中國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
中國的經濟發展沒有完成,能源也沒達到標準。人均GDP只有8000多美元,而OECD國家是三萬多美元。要實現強國目標,必須要靠能源來支撐。如果中國按美國的模式走,則需要150倍的能源標準,這在中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如果要達到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則需要116倍。日本和德國這兩個國家的能源效率非常高,如果想達到這兩個國家的水平,需要85倍。
實現強國目標對能源成倍增長的要求,在中國是不可能滿足的,因為資源沒有保障,環境沒有能量,世界人民難以接受,我們中國老百姓也難以承受。
第二,區域污染的問題不容小覷。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中國有些地區的水是不能喝的,糧食是不能吃的,甚至連空氣也是不能吸的。地礦部、船舶海洋總局都做了一些調查,得出的結果觸目驚心,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把環境問題作為最大的民生問題,下決心要打贏藍天保衛戰。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能源必須革命,因為污染物排放80%~90%以上都來自能源消費主體,所以環境污染的治理,既要進行末端治理,更要實行源頭控制。
第三,要重視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提出,要想在2100年前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的話,到2050年的時候,就要把前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現在的基礎上減少40~70%。
IPCC于2018年10月8日發布了1.5℃特別報告,如果要實現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1.5℃目標的話,需要提供70%~80%的電力。
實際上這個理想前景和現實差得很遠。目前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為130萬噸標準煤,雖然資本市場中可再生能源正風生水起,如風能和太陽能,但是非化石能源在整個能源消費當中的占比不到15%,仍有85%以上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所以需要進行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的目標是什么?
能源革命的目標就是要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進行一次革命,要革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命。因為蒸汽機的發明,人類進入了煤的時代,勞動生產力大大提高。第二次工業革命內燃機的發明,使得油氣利用增加。
如今進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就是要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要革化石能源的命。
但中國的能源消費60%~70%都是煤炭,做到這一點不太可能。
能源革命在全世界就只有兩條路,供給側和消費側。
供給側逐步增加高效清潔、低碳無碳、連續再生、有序利用的非化石能源比重,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1.5℃的目標里,雖對核電的期望很大,但核電屬于戰略安全,大幅度增長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供給側上還是要發展風能和太陽能。
消費側則要大幅度地提高能源效率。比如,德國提出到2050年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減少50%;歐盟提出要在現在的基礎上把能源消費總量降低40%;瑞士提出‘2000瓦社區’的概念。這就是一個大趨勢。
對中國來說,即使2020年非化石能源達到15%,煤炭消費仍占60%以上。雖然中國的太陽能和核電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不一定能全部代替化石能源。
WWF組織在哥本哈根會議上發表了一個報告,認為2050年人類可以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這是要靠提高能效來實現的,所以節能逐漸成為全球認可的第一能源。
對中國來說更是如此,不要看現在太陽能和風電可以平價上網,這是供給側上面的部分,相比國家總的能源來說還是太小。將來大規模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的話,就要解決消化吸收儲能成本的問題。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新電能時代的新特征,未來人民需要一萬度電,這主要靠節能,這是中國能源革命、能源現狀的戰略定位。
同時,余熱的潛力是第一位,五億多噸標準煤,占到整個能耗的10%以上。有科學家提出,中國的余熱完全夠用,這是有充分科學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