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煤化 清潔能源成主角
在北方地區冬季采暖過程中,燃煤特別是劣質煤的使用是產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幾年,為推動冬季采暖“去煤化”,北京市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北京市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燃煤供熱面積11272萬平方米,占比14.2%,而燃氣供熱則已經成為主流,供熱面積46660萬平方米,占比58.7%。而根據北京市環保局提供的數據,2016年北京市繼續削減燃煤250多萬噸,在采暖季能源結構構成中,燃煤比例進一步降低。北京市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北京市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正進一步拓展,主要是從工業生產改造向居民生活用煤改造拓展,從城區用煤改造向郊區用煤改造拓展,從城市居民用煤向農村居民用煤改造拓展。
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城市周邊、城鄉接合部、農村等地區還不能實現集中供暖,居民大量使用分散燃煤小鍋爐、小火爐取暖。由于家用散煤小爐具普遍比較簡陋,沒有凈化措施,產生的污染物也比較多。有數據顯示,家用小爐具燃燒一噸散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硫、顆粒物等污染物大約是有凈化裝置的燃煤鍋爐的幾倍到幾十倍。
2016年,北京市在居民采暖散煤清理方面持續發力。位于南四環榴鄉橋涼水河北岸平房居住區的居民,往年都用散煤取暖。1月5日,記者來到這里發現,過去堆積的散煤已經不見蹤影,地上仍有散煤堆積的痕跡。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今年,有關部門要求居民不得再使用散煤采暖,統一改用市政暖氣供暖,“我們也愿意使用市政供暖,不但省去了很多麻煩,而且也不用再擔心燒煤時產生廢氣對身體造成傷害。據我所知,現在用散煤的居民已經很少了,而且每年都在減少”。
北京市環保局表示,2016年,北京市將民用散煤治理重心拓展至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通州、大興七個區的平原地區,全年城四區完成散煤清潔能源替代7.5萬戶,其中四環路以內地區完成約3萬戶,朝陽、海淀的四環路以內將實現基本無煤化,而按照計劃,七區平原地區將在2017年實現基本無煤化,完成民用散煤清潔能源替代階段性工作。
1月6日,在環境保護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將積極推進城中村、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散煤治理,今年10月底前,京津冀地區榮烏高速以北、京昆高速以東近1萬平方公里區域的“禁煤區”不能再燒散煤。
改技術 污染排放嚴標準
除了清潔能源替換,采暖設備的環保技術改造也是有關方面積極推動的重要舉措。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翠林小區的豐臺供暖設備服務所,管轄鍋爐房48個,供熱面積1500余萬建筑平方米,主要負責北京市豐臺區、西城區、東城區、大興區各企事業單位及居民住宅用戶的供熱相關服務。近年來,豐臺供暖所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方面做出了諸多嘗試,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14000余戶居民、近12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服務的翠林鍋爐房于2013年完成了煤改氣工程,2015年實施了熱泵綜合利用工程。“此次改造我們又首次采用了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機組,用來深度回收鍋爐煙氣余熱,使最終排煙溫度降至30℃左右,減少燃氣消耗并且降低污染物排放。煙氣溫度降低后會產生大量冷凝水,本次改造把煙氣凝結水回收再利用,對于節能、節水、提高系統的綜合利用效率都有重要意義,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據測算,熱泵系統每個采暖季可節省費用370余萬元。”豐臺供暖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供暖所采取的類似環保技術改造還有很多,如超低氮燃燒機、空氣預熱、煙氣再循環、新型旋流除污脫氣器等,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大氣污染,同時也提高了居民的供熱質量。
為全面降低供暖設備污染排放,北京市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北京市出臺了新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新標準”重點嚴格了鍋爐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新建鍋爐執行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限值;對位于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的在用鍋爐,執行80毫克/立方米排放限值,該標準限值已接近目前全世界最嚴的鍋爐排放標準。為推動“新標準”的落實,2016年,北京市開展了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作。2016年6月,北京市環保局、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了《北京市燃氣(油)鍋爐低氮改造以獎代補資金管理辦法》,對燃氣(油)鍋爐低氮改造項目進行補貼,并根據治理效果,實行差別化補助。同時,北京各相關區也先后出臺區屬配套資金政策,并加大燃氣鍋爐監管監測和執法力度,全面促進轄區內燃氣鍋爐達標排放。據悉,目前北京全市已推動燃氣鍋爐低氮改造1.3萬蒸噸。
辦法多 困難障礙也不少
事實上,在提升供熱效率、減少供暖污染排放方面,全國多地都在探索不同類型的供暖模式,如鞍山、本溪等地都利用當地企業的工業余熱進行供暖。“京津冀周邊也有大量的電廠余熱和工業余熱可利用,可通過建設長距離傳輸管線,把熱輸送到北京,實現能源共享、技術共享、環保共享。”北京市熱力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為,還可以擴大深層地熱利用,建設風電蓄熱熱源,利用污水源等供熱,將可再生能源利用并入集中管網,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實現熱源多元化。
當前,在北京市熱力集團的供暖模式中,已經有少量的空氣源熱泵、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太陽能等,但占比極少,而熱電聯產占比約80%,是主要供暖模式。該負責人也表示,推動熱源多元化,面臨不少障礙,“需要政府在風電、地熱等能源的利用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有專家認為,小散鍋爐多仍然是目前供暖過程中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將管網周邊分散鍋爐房并入城市熱網,實現集中供熱,是提升供暖體系環保程度的有效方式。而全國多地也在陸續取締小散鍋爐,化小并大。但是這種方式也并非沒有障礙,“過去,由于管網建設的審批手續較長,以及部分鍋爐產權單位不愿意進行并網等原因,進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障礙。”這位負責人說。1月6日,陳吉寧表示,將全面加大燃煤鍋爐取締力度,改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燃氣供暖、電供暖等方式淘汰分散小鍋爐,20萬人口以上縣城都要實現熱電聯產,2017年底淘汰京津冀地區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