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綠色電力證書(簡稱“綠證”)自愿認購交易正式啟動已1月有余。截至記者發稿,在綠證自愿認購平臺上,明陽智慧能源以購買7100個綠證位列榮譽榜第一,江森控股以1000個綠證購買量位列其后。截至7月31日,綠證自愿認購量為6833個,其中企業認購量約占75%,所含電力約占2016年風光發電總量的0.002%。
到2016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7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5%,能源結構呈現進一步清潔化、綠色化趨勢。綠證自愿認購平臺的上線,無疑為綠證以后的強制推行和全民開啟綠色電力消費做了某些程度上的探路。
我國探索導入綠證制度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行業期待多年的電力新政——《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綠證記錄了特定的1000千瓦時上網電量是來自全國哪個陸上風電場或光伏集中電站,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
6月12日,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向提交申請的華能、華電、中節能、中水顧問等企業所屬的20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核發了我國首批共計23萬多個綠證。
7月1日,全國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交易正式啟動,發電企業可向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申領綠證,核發后可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出售,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和個人均可認購。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核發了三批綠證,總量超過290萬個,對應了超過29億度清潔能源電力。
目前,風電和光伏綠證價格和交易量存在著較大差異。綠證絕大多數來自于風電,涉及94個風電場,均價在200元左右。只有8個光伏電站參與其中,且價格相對昂貴,在600.70元—772.30元之間。這些電站的裝機量超654萬千瓦,分布在全國17個省份。
自愿認購不止是情懷
“綠證是衡量可再生能源環境價值的一種方式,通過市場方式形成證書的價值,證書的購買方,可以宣稱發出或者使用的是高比例的綠色能源。”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如此介紹。
目前,購買綠色電力的成本較高,購買綠證后暫時無法進行再交易和盈利,也就是說,購買綠證實際上體現的是企業和個人的社會責任感,體現著對推動我國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至平價上網的支持,是一種榮譽的象征而非實質性利益。
據統計,除了一些注重社會責任感的大企業等,目前綠證個人購買者集中在“能源圈”,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不少是能源主管部門人士、行業專家、NGO活躍分子、環保人士、企業家等,至8月4日,僅有1288位社會人士購買綠證。
“我一直等待光伏綠證的出現,7月3日一上線,我就迫不及待買了一張。”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行業專家呼吁大家多用綠電、多買綠電。他建議:“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需要到交易平臺購買綠證,如果將購買綠色電力的部分體現在電費單上,標明綠色電力與常規電力的差價,加大宣傳,效果可能會更好。”
相對強制購買階段可以通過考核體系來界定綠證的使用時間,目前沒有相關文件標明自愿購買階段綠證的“有效期”。企業不愿意用很早以前的電量來證明自己現在的消費情況,綠色電力消費合作組織則提出今年的電量只能用在今年。“我個人認為,相關企業家庭個人進行綠色消費認證的時候,應該有個時限。比如對產品進行了綠色認證,用什么證書消費了多少,不可能今年的綠證無限期用下去。”易躍春解釋。
雖然目前消費者購買綠證的需求低、消納能力有限,投資方和能源開發商亦呈現動力不足的情形,因此導致綠證市場尚未形成規模,但相關調查結果也沒那么悲觀。此前,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向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蘭州等10個城市的3000名受訪者發起調研,結果顯示,97.6%的被訪者表示愿意購買綠色電力,北京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強于其他城市。
或許,綠證走向“圈外”仍需要時間,但我國綠色消費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廣泛共識。
有利促進清潔能源轉型
推行綠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自愿階段,我國的綠證價格考慮以市場定價為基礎,但不高于相應的國家補貼標準。主要是營造一個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場策略,實現補貼的平穩退出。
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改革研究報告(2017年3月)數據,2017年補貼資金需求為1076億元,而補貼規模只有719億元,當年差額為357億元,累計差額達到851億元。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王斯成認為:“2017年開始清算前6批上目錄的項目欠款,即使全部清算,也才能清算到2015年2月以前并網的RE項目。”
這意味著,企業如果選擇出售綠證,拿到的錢必然低于應獲得的補貼金額,但是相對于補貼缺口極大的補貼,顯然綠證是一種更加“靠譜”的選擇。但是,綠證的自愿認購階段不是為了解決補貼問題的,更多是為了讓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更好認識綠電。
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預計在2018年后服役的所有項目均需強制性采用“綠證”交易機制,不再使用之前的“固定電價補貼”。但在優化項目現金流方面,與以往補貼延遲發放長達3年的“補貼”機制相比,項目選擇按月支付的“綠證”交易機制,預計僅能將凈現值狀況優化6%。
“現在是自愿認購綠證階段,效果還有限。”王斯成認為,“如果2018年實行強制配額,則將大大加速我國能源轉型的步伐,而且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綠色證書制度+強制配額’將會有效解決補貼資金不足和補貼拖欠的問題,促進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