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最新發布對中國大陸與臺灣光伏電池與組件的雙反行政復審。集邦咨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分析本次復審終裁結果,稅率均較原先版本下降,雖然之前在第三地產能大開的情況下,美國的雙反稅率已無作用,但今年受到201事件影響,大量急單需求涌現,造成第三地產能不足、價格上漲,大量歐美訂單尋求其他產地,雙反稅率在第三季重要性大增。
美國對兩岸的光伏雙反調查共分為五個案號,分別為2012年對中國大陸的反傾銷與反補貼、2014年對中國大陸的反傾銷與反補貼、以及2014年對臺灣的反傾銷,并且分別在不同的行政復審階段。目前根據中、臺、美三方官方單位所發布的消息,已經確定終裁的行政復審結果如下:
EnergyTrend分析師蔡篤慰指出,基于雙反稅率所造成的成本差異,目前產能利用的優先排序為:第三地電池+組件>中國臺灣電池+第三地組件>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電池+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組件,三者的最低合并稅率分別為0%、3.56%-4.2%、21.8%-31.37%。在雙反稅率未公布之前,臺廠稅率為11.45%-27.55%,相較零稅率的第三地產能,使得臺廠進入美國市場的門坎極高。
但隨著201案造成越、泰、馬等傳統第三地產能供不應求,市場將改采第二順位的臺灣電池+第三地模組,以壓抑過快的價格漲速。雖然此模式需依靠第三地模組廠對歐美訂單的吸納量,但由于目前已可觀察到訂單擴散到印度、土耳其等非傳統的第三地模組廠,預期臺廠在第三季銷售應可價量齊升。
在陸廠方面,由于目前美國市場的多晶與單晶PERC組件價格已分別上漲至US$0.38/W與US$0.46/W,即使算入雙反關稅所造成的成本上升,此價格也足以讓部份陸廠有營利空間,且隨著時間接近9月底,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因此在8月淡季,陸廠本土產能有可能加入爭搶美國市場,以提高產線稼動率,減緩大陸市場組件價格下跌速度。大量陸廠產能加入將抑制美國市場價格的漲速,預期美國市場的多晶模組價格應無法超過US$0.4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