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技術不是問題,而是政策問題。”在6月27日舉行的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能源系統”主題討論中,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發言指出,技術上已經使得可再生電源的成本降低,也能通過特高壓電網外送可再生電源,但目前仍存在棄風棄光、投資浪費的現象。他表示:“我們應該努力研究好的政策,使人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政府有補貼有鼓勵投資,就拼命地裝機,這就是不好的政策選擇。”林伯強稱,正確的政策可以引導投資合理分布,在過剩的地區少裝機,鼓勵在貼近用戶市場的地區多裝機。投資過剩,就是高估了當時的市場。“如果沒有政策支持,這些裝機是蓋不起來的。”
在會后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林伯強表示,分布式更適合現在新能源的發展。“目前雖然光伏大電站的成本在下降,但是電網的成本在上升,所以超遠距離送電的整體成本很降難下來。現在更重要的是,如果想把可再生能源做大,只能通過分布式電源。”他指出,但中國分布式能源遇到的問題是,大城市沒有空間,鄉鎮農村又拿不到貸款,電量規模也不夠。這一方面要從技術上突破空間限制,政策上還要支持分布式用戶之間形成微網,交易剩余電量。
雖然從國家行業政策目前強調進行能源結構的調整,提高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但仍存在著風電、光伏使用率比較低的情況。林伯強認為,許多風電光伏的裝機都建設在較偏遠的地方,很難輸送到人口和用電密集的地區,導致設施建成后使用率不高。“所以國家的政策不僅要去引領投資,還要看能不能消納。未來隨著強制性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實行,應該同時出臺政策來引領投資,在有市場的地方來投資。”林伯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