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長期研究光伏業的資深專家指出,國家持續出臺政策大力呵護東部分布式光伏發展,棄風限電問題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多是集中式發電,因此,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將迎來大發展。隨著分布式光伏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提前布局的通威股份等公司也將迎來實質性利好。
十三五復合增長率逾6成分布式光伏迎實質利好
西部地區集中式光伏電站積重難返的棄光問題正在逼迫光伏企業積極開拓新的主戰場。
眼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把目光轉向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電站隨之迎來行業發展的春天。在2017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正式下調方案公布之前,光伏企業為了爭取更多補貼,分布式電站建設從8月起建設開始提速,出現了“全國搶屋頂”的景象。
國家發改委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介紹,僅在2016年我國棄光棄風現象沒有太大改進。但“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關于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出臺,以及電力改革的推動,棄光棄風現象有望徹底解決。
據公開資料,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相對于集中式的大型光伏電站,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為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頂的光伏項目。
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將三大資源區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從0.8元/千瓦時、0.88元/千瓦時及0.98元/千瓦時下調至0.55元/千瓦時、0.65元/千瓦時及0.75元/千瓦時,將分布式光伏的補貼由此前的0.42元/千瓦時下調至一類資源區0.2元/千瓦時、二類資源區0.25元/千瓦時、三類資源區0.3元/千瓦時。于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10月,發改委再次下發征求意見函,將分布式光伏的補貼由此前的0.2元/千瓦時、0.25元/千瓦時和0.3元/千瓦時調整為“一類、二類資源區0.35元/千瓦時,三類資源區0.40元/千瓦時”。
11月7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要求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0GW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GW以上、光熱發電5GW。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數據,今年1—10月,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30萬千瓦,同比增加45%;累計936萬千瓦,在全部光伏發電站裝機占比14%。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顯示,2016年前三季,我國多晶硅產量月14.5萬噸,同比增長近30%,7家企業產能超過萬噸。今年多晶硅價格呈波浪式走勢,先升后降再升。組件產量37吉瓦,同比增長30%。前三季總裝機同比增幅超過100%,雖然仍以地面集中電站為主,但8月后分布式電站占比加速上升。基于此,業界普遍認為,分布式光伏在“十三五”期間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58.17%。
專家表示,雖然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補貼正在收縮,但隨著科技創新步伐的加快,建設成本將逐步下降。協鑫新能源控股副總裁劉倩以南京為例算了筆細賬,一個面積100平方米的屋頂,一年發1000度電,上網賣電加國家補貼,一年收入約9000元,8年左右可收回投資。而光伏電站的壽命一般在二三十年。
上海正泰電源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甲治指出,西部地區地面光伏電站集中,電價也很好,但是現在工業形勢不好,發了電卻消納不了。這種情況下,就要往東部轉移。由于環境和市場需求不同,企業需要及時調整產品設計,適應新市場的需求。誠如分布式光伏要走進千家萬戶,不但品質要好、效率要高、要安全,還要美觀。
持有相同看法的還有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錢晶指出,隨著地面電站發展制約因素凸顯,越來越多企業將投資重點移到分布式項目。政府引導加上企業推動,我國分布式光伏將成為帶動整個光伏產業騰飛的發動機。根據我國“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增37GW地面電站、63GW分布式電站。由此可見,我國分布式光伏可開發利用的市場極為廣闊。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分布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只有606萬千瓦。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至少要增九倍以上,我國光伏產業格局將又一次發生變革,這一次走上潮頭的將是薄膜電池組件。
從應用角度來看,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其輕、薄、可彎曲、顏色多變等優點,更適用于屋頂及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分布式光伏的建設,可緊貼依附在建筑物表面。且薄膜電池組件因其受天氣情況影響較小,發電量較晶硅組件更高。據了解,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光敏層厚度僅為約2微米,每瓦組件的生產過程耗電不足0.5度。
CIGS(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又因其轉換率高、性能穩定、制造成本低、抗輻射能力強、零污染、光譜響應范圍寬等特點,在目前已經能進行產業化大規模生產的3種薄膜電池中更為受到推崇。在政府、企業、專家的合力推動和政策支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分布式光伏的大發展,光伏產業“薄膜時代”的到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