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的市場不是你我說的算,任何一項投資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那么對于現在發展勢頭正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來說,金融機構為何遲遲不大面積進入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呢?因為它們有所擔憂!
先看一組大數據,“十三五”期間國家整體下發了未來能源規劃,提出了“清潔低碳高效可持續發展”為基調,這個五年間光伏規劃總容量達到110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總量目標60吉瓦。
前景如此好,那么現階段分布式市場容量有多大呢?
2015年底能源局數據顯示,分布式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有6.06吉瓦,而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分布式項目超過1.9吉瓦,要完成60吉瓦的目標,在未來幾年內將新增52吉瓦。這樣一個數據在5年內完成,無疑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國內將迎來發展浪潮。
大家都知道分布式光伏發電適用的對象很廣,可以建設在農業大棚、漁業養殖、荒山、灘涂、工商業屋頂以及居民的屋頂,甚至可以與光伏扶貧相結合。
既然市場潛力如此之大,應用如此之廣,為何金融機構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融資這件事上猶豫了。
得益于國家各項利好的光伏政策,分布式光伏發電迎來了空前發展契機。工商業分布式項目對于投融資需求也隨之加大。這幾年經常可以看到關于某銀行向用戶提供“光伏貸”、“陽光貸”等新聞,但是這樣的“光伏貸”大多是區域性的,條件非??量蹋瑢τ谄髽I貸款建設光伏項目需要上網條件、工程造價、股東實力等因素,還要考核信用、保證、抵押、質押等能力。然而即便符合,金融機構也是會很慎重的想方設法減少貸款額度。
早些時候和一位金融機構的朋友聊天,聊到光伏發電這塊,朋友直言,他們銀行其實一直在關注這塊,對于戶用性項目和商業性分布式電站而做過粗略的分析:對于戶用型電站貸款資金小,沒有“賺頭”,做起來也麻煩;對于大型商業性分布式項目認為“門道太深”,沒有合適的商業模式,風險難以把控。加上他們對光伏資產缺乏有效的價值判斷及風險管控手段,所以他們一直沒有進入這行。
正如朋友所言,很多想涉足光伏產業的金融機構都有這樣的擔憂。另外光伏說認為在當下電分布式電站融資模型還沒有形成十分成熟的模式,通俗來說是沒有成熟的公式給金融機構去復制。
在當下,分布式光伏市場正經歷著冰與火的交融階段。一方面市場前景廣闊,特別是和農業相結合的“光伏+”被大家看好;另一方面融資困難,找不到合適的融資渠道。
從分布式光伏未來走向來看,前面不僅有蛋糕而且也有溝壑,行業要想發展自然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參與,這里光伏說認為針對分布式點多面廣,缺乏標準化的金融投資體系,現階段要想金融機構的主動參與必須把這標準化體系理順。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只有建立標準化的投資體系,才能對風險進行把控。另外,還要通過有效監控手段,掌握光伏電站運行情況,保證金融機構參與下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