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關于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第六批)的通知》在業界翹首企盼下浮出水面。在業內看來,這些列入補貼名單的光伏項目均在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間并網,充分顯示目前國內光伏補貼拖欠的嚴重程度。這一問題連同明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可能大幅下調以及國網暫停墊付補貼資金等,令光伏行業的投資前景面臨嚴峻考驗。
姍姍來遲的補貼
“一方面為終于拿到補貼的企業感到高興,另一方面這個目錄證明了可再生能源項目補貼存在嚴重拖欠。”國內一家大型光伏企業內部人士楊浩(化名)告訴記者,西部地區的電價僅為0.2-0.3元/千瓦時,光伏發電仍需依賴補貼才能盈利。目前,補貼在光伏電價的占比中仍達到了2/3,一旦拖欠對企業現金流影響非常大。
另一家國內光伏龍頭廠商的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該公司進入第六批補助目錄項目涉及的補貼資金將近有15億,基本都拖欠了約一兩年。
“國內光伏項目補貼的拖欠時長通常達到一年半到兩年,短一點的也要18個月,長的甚至要兩年以上。目前看來,補貼拖欠已經打擊了國內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熱情,與支持光伏發展的‘國八條’精神有點背離。”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文磊對記者說。
2013年7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八條”)提出,要完善補貼資金支付方式和程序。對光伏電站,由電網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或招標確定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與發電企業按月全額結算;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建立由電網企業按月轉付補貼資金的制度。中央財政按季度向電網企業預撥補貼資金,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到位。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利用財政資金支持光伏發電應用。
“國家有明確的補貼制度,在電費里面也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附加,如果有關部門想解決補貼拖欠的問題,應該不是什么難事,關鍵在于想不想。”丁文磊這樣分析補貼拖欠的主因。
光伏企業感覺雪上加霜
補貼拖欠日趨嚴重,加上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計劃明年大幅下調,這些都導致投資者、電網及業主對光伏項目的投資前景出現疑慮。
據業內人士透露,相關企業對分布式光伏補貼超預期下調憂慮更甚。
在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看來,目前的補貼水平不高,如再把標桿電價下調,業內會覺得更不劃算。畢竟,分布式光伏比大型地面電站還有著更高的不可預計成本。
“我們是行業大廠,對電價承受力相對大些。但作為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桿電價政策,還是應該照顧到行業平均水平。”呂錦標說,目前業內普遍建議分布式光伏標桿電價不調整,建議地面電站價格也不要像草案里的調幅那樣大。
一邊是未來上網電價下滑的預期,另一邊則是拖欠成風的補貼發放,這成為電網不愿再墊付補貼資金的首要背景。
“連續兩三年收不到補貼,現金流不好。金融機構自然有理由認為項目無法支撐還本付息。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大幅上升。”楊浩表示,正常情況下融資成本在百分之五多一點,然而光伏電站項目很多都是按融資租賃進行融資的,成本在百分之七至八,甚至更高。與此同時,財務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政策研究主管彭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補貼發放速度緩慢,令各環節成本都在增加。據其對光伏企業的了解,補貼拖欠每年對財務成本的影響在10%左右。
彭澎告訴記者,其實也有不少企業、行業組織提議,即便不能及時拿到補貼資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確認哪些項目可以納入補貼目錄,方便企業對外融資。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資格認定和補貼發放涉及不同部門,恐怕較難實現。
此前,國家能源局多位人士在公開場合坦言,可再生能源補助資金存在巨大缺口。這被認為是有關部門選擇大幅下調可再生能源補貼的原因之一。彭澎告訴記者,可再生能源附加費近期上調的可能性不大,意味著補助資金缺口問題短期內仍無法改善。此外,可再生能源附加費征收缺少明確的責任主體,繳納不到位、收支不夠透明等情況也一直存在。
一位光伏企業人士表示,補貼拖欠嚴重,標桿上網電價還要大幅下調,對光伏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