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大半輩子,這次算是當了一回甩手掌柜。”西吉縣吉強鎮套子灣村75歲的高玉清老人逢人便夸,村委會為他家蓋新房,請來的建工隊包工包料還包打掃。
老人知道,是縣里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給他帶來如此高的“待遇”。
30多年了,高玉清老兩口住的一直是危房,下雨漏雨、刮風漏風。“考慮到老人膝下無子,又無勞動能力,按照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標準,村上把他家列為極度貧困戶,申請了39600元資金并請建工隊為老人蓋新房。”套子灣村黨支部書記張先兵介紹。
西吉縣脫貧攻堅工作由以往的“多面開花”變為“定點消除”,通過實施基礎設施到村、產業項目扶持到戶、培訓轉移到人及幫扶責任到單位的“地毯式”脫貧模式,對貧困鄉(鎮)整鄉推進,對重點貧困村整村脫貧。
“種了10畝葡萄,年均收入3萬元,還有兩畝枸杞,每畝能收入1萬多元,女兒女婿都在鎮上工作,全家人均年收入超過了1.6萬元,比剛剛搬來時增加了20倍。”搬遷到永寧縣閩寧鎮的生態移民蘇玉蓮掰著手指為記者細算家里的收入賬,“20年前可沒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治區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始終把扶貧工作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推動扶貧開發逐步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走出了一條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精準扶貧出實招見實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以百姓之心為心,以扶貧開發統攬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全區脫貧攻堅進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階段。
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101.5萬人下降到2015年的58.12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6.6%下降到14.5%,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818元,連續4年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近2個百分點。
海原縣史店鄉徐坪村村民海小軍,通過賒購母牛集中飼養,解決了資金匱乏、無力發展的大難題。
固原市原州區寨科鄉蔡川村村民海得成,在互助資金幫扶下,從一貧如洗成長為養羊大戶。
同心縣馬高莊鄉趙家樹村村民馬蘭花,在自家裝上了光伏發電板,每月能夠拿到一筆補貼資金。
行走在寧夏南部山區,一組組數據讓人振奮,一個個事例讓人感慨,曾經在山溝溝中看天等雨的貧困戶,如今滿懷希望。
回顧改革開放后寧夏的發展史,就是寧夏人民決戰貧困的奮斗史。
確保“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就必須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如何扶、如何退”的問題。
寧夏組織13100多名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進一步細化了貧困人口識別標準和程序,鎖定真正的貧困戶,并找準致貧原因,摸清脫貧需求。
為精準幫扶,自治區9名黨政領導干部一對一聯系9個貧困縣,126個貧困鄉鎮分別安排1名到2名廳級干部聯系,800個貧困村分別安排1名到3名處級干部聯系,市縣還安排3.2萬名黨員干部包戶,1100個貧困村實現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全覆蓋,建立了“不脫貧不脫鉤”的駐村幫扶機制。
為精準施策,寧夏大力實施生態移民和“四到”脫貧攻堅。“十二五”期間,建成移民住房7.8萬套,搬遷移民32.9萬人。加上歷次移民,截至2015年底,寧夏累計搬遷移民114萬人。“十三五”期間,寧夏將實施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同時,對基礎條件相對較好、能夠就地脫貧的65萬貧困群眾,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進行針對性、個性化扶持。
“逐村、逐戶、逐人排查,嚴格程序,真正將農村貧困人口識別出來,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實現農村人口排查全覆蓋,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中衛市扶貧辦副主任楊正權說,中衛市對全市扶貧對象精準識別情況進行全面徹底檢查,查漏補缺,找準對象,準確掌握貧困戶致貧原因。
產業“造血”筑牢脫貧根基
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在于發展增收致富產業,就需要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給錢給糧,都不如引來致富產業實在。”如今在西海固,無論是扶貧干部還是貧困群眾,都把產業看作脫貧的一大法寶。
海原縣是寧夏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里年平均降水不足300毫米,蒸發量卻在2000毫米以上,養牛養羊成為海原縣不少貧困群眾增收的主要方式。
但是,傳統養殖業卻遇到了增收“瓶頸”,養殖規模小了增收效果不明顯,想擴大規模,農民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2014年起,華潤集團和海原縣結為幫扶對子,在海原建起了“母牛銀行”,向農戶賒銷優質基礎母牛,戶均3到5頭,每頭牛提供3年期無息借款6000元。3年后公牛以活畜稱重每公斤不低于28元的保底價回購,抵頂農戶借款,基礎母牛繼續繁育,滾動發展。這樣既提高了農戶基礎母牛的質量和標準,解決了群眾資金困難的問題,降低了養殖風險和壓力,同時也提高了農戶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
寧夏還充分發揮產業發展的金融撬動作用,通過設立風險補償金,開發互助資金、扶貧小額信貸、扶貧再貸款和地方金融債四種金融產品,有效緩解貧困群眾生產和發展資金短缺問題。截至2016年9月底,全區共設立風險補償金5.3億元,貧困地區獲得金融貸款支持333.86億元。
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把發展光伏產業與扶貧結合起來,發展葡萄酒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和“農家樂”鄉村游,以旅游開發促扶貧開發;積極承接東部轉移產業,吸納貧困群眾轉化為產業工人。
如今,在寧夏中南部山區的9個貧困縣區,馬鈴薯、冷涼蔬菜、苗木、中藥材、釀酒葡萄、光伏、旅游等不同類型的特色優勢產業競相發展,產業的縱深化發展讓當地的扶貧工作從“一次性扶貧”逐步邁向“可持續性扶貧”。
為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寧夏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力度。2012年以來寧夏先后安排資金近40億元,解決了44個鄉鎮603個村113.53萬人飲水問題;修建了福銀高速、寶中鐵路、太中銀鐵路和固原六盤山機場、中衛香山機場等一批重大交通設施。目前,西海固地區基本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客車通達率達到98.3%,打通了貧困地區“內通外連”的通道,2016年年內可實現所有縣城通高速。
寧夏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改造危窯危房26.2萬戶,100多萬貧困群眾受益,西海固地區貧困群眾基本都住上了磚瓦房,人均住房面積由1982年的8.2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8.1平方米;堅持扶貧先扶智,實施義務教育“三免一補”政策,推行學校營養早餐和午餐試點,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有效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完成西海固9縣144個鄉鎮(社區)的醫療衛生機構改擴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基本實現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