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光伏的“同胞兄弟”,光熱仿佛一直活在光伏的影子之下,“重電輕熱”問題似乎已經成為公認事實。然而,同樣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有著很大區別,光熱的儲熱系統成為在當下棄光嚴峻情況的優勢所在,在國家政策支持方面,兩者是否應該被區別對待也是一直以來行業內爭論不休的話題。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研室主任徐曉東在日前表示,光熱是自帶儲能系統的,有一個小的子系統,可以把白天的熱儲存起來,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可以發電,它就是一個類似傳統能源的電源系統。同樣是利用太陽能,光伏就沒有這個系統,你為什么不要求光伏也建一個這樣的系統呢?這不是很不平等的事情嗎?
針對徐曉東的這一看法,許多業內人士發表了他們的觀點。
百吉瑞(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王志偉表示,光熱發電的本質還是熱發電,只是熱來源于集熱系統,這就為大規模蓄熱提供了可行性,所以帶有蓄熱系統是光熱發電有別于其它形式發電的重要特點;而光伏的特點則是光電直接轉換,可以稍加處理之后直接消納,若要求配置儲能則是為配合調度不得已而為之。雖同樣來源于光,但兩者發電本質存在重要區別,因此同樣要求是不合適的。
正如王志偉所言,兩種發電方式的區別正是光熱對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優勢,光熱的可控性遠遠高于風電、光伏,對電力系統而言,電網明顯更愿意接納相對穩定的光熱發電。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的劉鵬,他認為光伏、光熱本質不同,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他還表示,光伏電力供給側輸入,完全沒問題,沒有必要再給光伏配上儲能。光熱不應該和光伏劃分在一類,待未來不斷發展成熟以后應該與傳統火電做比較。
談起光伏儲能,有業內人士表示,光熱配儲熱,光伏配儲電,兩者儲能調峰本質一樣,如若光伏發電能匹配低成本的MW級液流電池或其他儲能,一樣具備與傳統火電比較的本質。中國的200MW/800MWh儲能電站項目目前已經立項,而儲能技術也限制了微電網技術的突破,根據《十二五規劃》,能源局提出30個微電網示范,然而,“十二五”結束后,微電網示范項目無一落地,究其原因,則是針對儲能的支持政策遲遲難以落地,儲能技術的發展緩慢。綜上所述,他認為,光伏配儲電,光熱配儲熱,功能定位是大規模發電還是分布式發電,決定定位的造價成本,應該政策支持誰好誰取代!
事實上,光伏現有的儲電技術面臨造價高,壽命短等缺陷,難以實現大規模運用,這也是導致棄光現象的根本原因。盡管目前國內光熱行業面臨度電成本高、缺乏有力政策支持等諸多問題還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運用,但光熱配儲熱的成本仍遠低于光伏配蓄電池的成本。
“目前光伏未配備儲能是因為實現起來代價太高,光熱則可以簡單實現儲能。”光熱群友馬建華如是說道,他舉了一個例子,以一個水電站來說,大壩是儲能設施。若這個水電站因地形因素不能做水壩蓄水,只能是來大水發大電,來小水發小電,無來水就不發電。這種水電站嚴格來說是沒有開發價值的。太陽能電站省去儲能部分,對于一個水電站來說就是省去建大壩的錢。這樣就容易理解一個幾百兆的純光伏電站對電網的要求是有多高。但是光伏人很善于開發新商機,現在又大推分布式。隨著分布式累計總裝機容量的增大,若儲能問題不解決,裝機量飽和問題始終存在。光伏產業在技術理論上還是很難做到持續高增長。帶儲能的光熱在技術理論上沒有裝機量飽和問題,因此有持續發展的條件,他認為光熱起步較難但是前景廣闊。
盡管光熱的特殊優勢決定了其未來發展的無限潛力,但也得做好最壞的打算,光熱發電行業當前所處的宏觀環境日趨嚴峻,一方面光伏發電的價格仍在快速下跌、上網電價進一步下調的趨勢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在頻頻頒布的政策支持下,儲電技術的受關注度及技術成熟度正在快速提高。
反觀光熱發電行業,距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啟動會召開以來已經過去了七個月,電價及名單卻仍未公布,光熱行業亟需通過啟動一批示范項目來打造更為成熟、穩定、低成本的產業鏈,以提升光熱發電在電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這一觀點,在剛剛閉幕的CPC2016光熱電站大會上也得到了包括政策制定者在內幾乎所有與會人員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