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國家發布了《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提出要適當降低新建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此外,這一政策還鼓勵各地通過招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相關新能源項目業主和上網電價,但這一電價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當地標桿上網電價水平。
對于光伏電站而言,調整后的標桿電價政策短期內將對其施壓,因為電價下調短期內對光伏電站項目的收益能力及企業的融資能力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一些規模小、實力弱的企業將會被淘汰。不過從長遠來看,這一政策有利于緩解我國“棄光”現象,對光伏行業未來發展有利。
我國光伏發展情況概覽
我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已開展光伏事業,在90年代光伏行業進入穩步發展時期,2013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2011年至2014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分別為2.5GW、5.0GW、12GW、10.6GW,截至2014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2.32GW。201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7.73GW,相比去年同期3.3GW增長134%。
根據規劃,2015年目標為35GW,從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國光伏應能完成2015年發展目標。政策力挺新能源、太陽能資源易于獲得,是光伏過去快速發展并在未來前景被看好的重要原因。
不過,早期我國光伏重視出口、忽視國內應用。隨著海外國家不斷興起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制裁,我國光伏產能出現過剩,這是行業的首要困境。此外,受技術以及規劃所限,不少地區出現“棄風棄光”現象;光伏行業融資困難,企業債務負擔較重,銀行惜貸限貸現象普遍,企業融資成本高兩方面也制約了光伏行業發展。
光伏行業困境解決分析
因此,針對上述三大困境,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繼續推動光伏國內應用、發展分布式光伏、提高技術降低成本、發力能源互聯網將是光伏“脫困”的可行之道。
與光伏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更適用于中東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推行分布式光伏意在化解過剩產能,并調整我國能源結構。
能源互聯網模式能提高光伏使用效率,解決光伏消納問題,將是重點關注對象。但這一模式需要不斷提高技術來實現。
光伏行業發展趨勢解讀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短期內光伏電站將出現搶裝潮,因為電價下調是逐年進行,所以光伏企業會趁著電價相對較高的時期搶裝部分項目;此外,對光伏電站而言,收益是電價乘以發電量,電價下調后,為了彌補損失,光伏企業會積極尋找光資源相對充足的地區大規模建設項目,如西北部等地廣人稀地區。
長遠來看,分布式光伏建設與能源互聯網模式是大勢所趨。目前,分布式光伏所占比例小,僅為20%,但在我國經濟轉型、調整能源結構的大環境下,分布式光伏大有可為。國家過去一年推出的光伏新政也偏向推動分布式光伏發展。
能源互聯網目前存在行業壁壘,且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在電改、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能源互聯網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預計到2020年我國能源互聯網產業市場規??蛇_94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