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光伏行業資深一員,黃鴻儒老師見證了2012年以來國內光伏行業的井噴發展和風云變幻,各種技術和商業模式概念不停涌現,直到今年的最新熱門話題-----能源互聯網。
按照黃鴻儒老師的理解,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基礎在于儲能系統,實際單元構成是眾多微電網。下面就請黃老師為大家詳解微電網與能源互聯網吧!
新能源儲能系統興起的原始需求,還是部分地域存在電網覆蓋不到,或者電網建設成本過高的現實問題。
隨著新能源的不斷興起,伴隨著并網條件,調度能力的升級,大電網對新能源能夠充分消納,并保持自身穩定。繼而提出區域內新能源和其它形式能量源混合組網,區域內調度和消納的微電網概念;隨著微電網的進一步延伸和普及,單個微電網利用自身EMS系統的BMS系統進行調度管理電能的同時,進一步向上和大電網并網進行送電和反送電進而對電力資源進行更優化的配置。
隨著微電網的進一步延伸和普及,單個微電網利用自身EMS系統的BMS系統進行調度管理電能的同時,進一步向上和大電網并網進行送電和反送電進而對電力資源進行更優化的配置。
就目前而言,能源互聯網更多還是一個先行概念,微電網正處在爆發的前夜。但是因為成本原因,目前微電網規模應用存在一個瓶頸。
例如,按照10MW光伏電站分析,正常建設成本不會超過8元/w,如果采用鋰電池作為基礎的儲能系統,配置20M瓦時儲能電池,鋰電池成本按照2.5元/瓦時計算,折合到一個地面光伏電站成本,僅初期蓄電池購買成本就會增加電站建設成本60%以上,這還不包含5年以后電池效能下降需要更換成本。如果采用成本相對低廉的鉛酸電池(0.6元/瓦時),初期建設成本也會增加15%以上,這還不包含兩年以后更換電池成本。
如果采用成本相對低廉的鉛酸電池(0.6元/瓦時),初期建設成本也會增加15%以上,這還不包含兩年以后更換電池成本。
當然不同電站的蓄電池配置需求不盡相同,新增成本構成占比會因不同需求發生不同變化,但是基于目前國家政策和蓄電池成本兩大要素,決定了在目前的政策和技術條件下按照傳統模式建設大規模儲能僅從經濟指標效益上分析是不具備可行性,這也是目前行業內各種儲能,微電網項目需求討論眾多,實際落實稀少的決定性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微電網的發展階段有點類似2010年國內光伏行業整體狀況,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都有一定基礎,因成本原因無法大規模推廣。前期市場培育和興起必定是政府或者公用事業單位主導的示范項目為主,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類:
1:電網無法覆蓋的民用需求市場
此類市場在國內以廣大西部邊遠地區為代表,廣大西部地區因歷史積累,自然條件等原因導致大電網無法覆蓋。而所在地區居民經濟條件普遍落后,無法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用電問題,因而由當地政府組織國有企業或者社會力量進行儲能電站建設,比如中電投的玉樹項目,中廣核的曲麻萊項目,共和項目。
海外的也有類似的非洲喀麥隆,尼日利亞等國家的微網項目,菲律賓經濟適用房項目。此類項目的核心訴求是改進當地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動用國家行政手段調動資源反哺落后地區。因此政府作為實際投資方可以減少投資收益方面的權重考慮,至少不會按照同一地區普通商業新能源電站的投資收益模型進行測算,所以此類市場是初期微電網儲能市場方向之一。
2:特殊地區的公用事業市場
此類市場也集中在電網無法覆蓋的地方,比如西部邊遠地區,沿海海島等,此類市場和上述市場的自然條件和地域基本一致,投資主體也為政府機關,但是使用方從以居民為主變更為政府機關,公用事業單位,軍事機關,工程項目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保障基站通訊,提供軍事后勤支持等,項目工程的政治,軍事意義非常強烈。
投資方考慮的也不是普通意義的投資收益模型,更多的考慮合理預算下項目工程本身的工程質量和穩定運行,組網方式多考慮傳統能源加新能源混合組網互為補充的模式。
3:以人口聚居地區的分布式新能源組合的微電網市場
目前此類市場集中工業園區,大型企業等地方,利用區域內分布式新能源進行組網,利用峰谷電價差形成一部分溢出利潤,同時利用EMS,BMS系統進行能源管理調度進行調峰,調頻,改善新能源電力質量。個人淺見此部分市場也是微電網應用真正走向千家萬戶的前奏,是需要行業同仁仔細研究和政府機關大力扶持鼓勵的市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微電網是能源行業的革命性顛覆。前期的市場應用定位和技術研發投入方向非常關鍵,個人之愚見與行業諸君共勉愿盡一己綿薄之力為清潔能源事業添磚加瓦,在此新年之際祝愿通過我輩今日之努力早日迎來天下無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