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光伏的海外之路,自是如履薄冰,很難取得其在中國市場上獲得那些成就,但對于一個一直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光伏企業來說,海外市場的歷練或又彌足珍貴。
今年的光伏產業,總有“一半是海水一半火焰”的感覺。
年初,大佬們紛紛搶攤國內市場,在各地布局光伏產業,到了年中,漢能股票大跌,不禁讓人擔心企業生存環境岌岌可危,而進入最后一個季度,光伏產業重新獲得政策力挺,實體經濟的下滑也并未使其遭受環境打擊。
而就在不久前,聯合光伏董事局主席、CEO李原在一次股東會后表示,公司計劃今年開始并購一批歐美太陽能電站,目前已有收購對象,幾家國際投行正在安排,且這批項目都已營運超過一年。
海外收購電站,聯合光伏并非第一家,也不是規模最大,但其讓人矚目之處在于,出手海外的時機。
勢在必行
2011年前后,中國光伏組件的產量占到全球近80%,產能嚴重過剩。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作為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地區,美國與歐洲發起的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讓中國光伏行業陷入低谷。
為了熬過寒冬,加之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不斷上升,建設并持有光伏電站已成為企業資產保值的方式。2012年前后,中國光伏企業到海外建廠成為一種趨勢。
聯合光伏出海,仍然是此次趨勢的一種延續,并且理由更為充分——10月4日,進行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部長級談判,最終達成了TPP貿易協定。
在TPP協議簽署的一周后,有業內人士在第四屆光伏領袖峰會上指出,光伏產業發展本身與海外市場無法割裂。之前,因為歐美“雙反”,已經讓中國光伏企業只能通過布局海外市場來繞開“雙反”。因此TPP貿易協定的達成,只會加速更多的中國光伏企業走出去,從而加速海外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TPP貿易協定涉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等12個國家,涵蓋全球40%的經濟產出,包含投資、服務、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知識產權、勞工、環境等30個章節,談判完成可能會對全球貿易規則產生深遠影響。至于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是12%,也是全球最多。中國已經和該協定中2/3的成員國簽定了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TPP的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TPP貿易協定中,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對中國的光伏產業實施“雙反”,因此,可以基本確認,一旦TPP貿易協定最終落地,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認為,雖然國內的光伏市場已經在慢慢興起,但是中國的光伏企業對國外的市場依賴度還是很大,如果按照TPP貿易協定的規則,勢必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TPP貿易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產生影響。
因此,抓緊時間布局海外電站,或是聯合光伏提前抵御風險的一種最佳方式。
優勢何來
在國內光伏圈里,聯合光伏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其是國內首家通過互聯網眾籌募集資金的新模式,開發分布式太陽能電站項目的企業,也就是說,這是一家以金融運作為基礎起家的企業。
從2014年至今,聯合光伏不僅收購了國內多家電站,并在2014年年底取得了凈利潤同比增長136.99%的好成績,2015年中期的利潤盡管不佳,但同樣因為收購電站花費大,且未及時回款所致。
可以說,與其他企業相比,聯合光伏的優勢在于其從誕生伊始,就通過金融運作的方式專注于光伏電站。自2013年起,聯合光伏以電站資產并購開始展開了光伏投資,并跳過電站開發周期,取得了高速的產能擴張。公司2013年收購了4個項目,獲得了133兆瓦裝機容量,隨后加速擴張,于2014年年末擁有15個項目合計裝機容量517兆瓦。招銀國際預計,聯合光伏的裝機容量將在2015年年末增長至1343兆瓦,2013~2015年,電站資產復合增長率高達218%。
不難看出,聯合光伏如此強大的項目儲備能力,自然會為其看上并不容易的海外之路“添柴加薪”。
同時,光伏電站項目都需要巨額的資本投入,這也讓之前涉足的史玉柱和許家印均打算撤出這個“燒錢”的行業。而這對于聯合光伏來說,并不是太難的問題,在擁有招商新能源和招商局作為國企控股股東的支持下,聯合光伏透過發行超過13.5億元的可換股債券,以及獲取條件優厚的銀行貸款展示了其強大的融資能力。
具備了“金融運作”和“項目儲備”這兩個條件,就不難理解,在當前人民幣貶值、歐美光伏雙反等外部環境變化難以預料。聯合光伏方面仍能底氣十足地表示,人民幣貶值和雙反并未對公司的戰略布局造成影響。
如履薄冰
但是,聯合光伏的海外之路或難如眾籌一樣順風順水。
當前,在國內政策環境逐步完善的同時,全球光伏產業市場的發展環境也越來越樂觀。國際市場來看,光伏行業已經進入全球發展時代,全球每年裝機量不斷增長,普及面也越來越廣。國際能源署曾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市場有望增長到123GW,2030年到2040年之間,甚至可能會出現每年市場需求200GW的高峰。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可能偏于保守,123GW的高峰值很可能會提前出現。美國彭博新能源財經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則稱,到2030年,太陽能將超越其他新能源技術,成為最廉價的能源。
目前,已有不少國家的太陽能電力達到了平價水平,甚至低于化石燃料。其中,美國作為光伏裝機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其國內的太陽能價格已經相當低廉,而且還在持續下降。目前,在電價超過每千瓦時15美分的地區。
盡管市場一片向好,但比起組件企業大規模海外建廠來說,國內光伏公司鮮有購歐美光伏電站的先例。從2012年至今,僅有不到10家企業在公開場合表示,在國外收購光伏電站,且多數電站的后續經營和盈利情況也不得而知。
同樣,對于成立時間明顯晚于其他光伏企業,靠金融撐起來的聯合光伏來說,能否在海外市場獲得充足收益,不確定性還是非常大。
況且,聯合光伏畢竟沒有真正在行業低谷歷練過,國外無論是行業政策、環保政策還是金融政策,均有異于中國市場,尤其是聯合光伏選取的還是政策更為嚴格的歐美市場。
可以預見的是,聯合光伏的海外之路,自是如履薄冰,很難取得像中國市場上獲得那些成就,但對于一個一直如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光伏企業來說,海外市場的歷練或又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