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方法與CIO的生存
1.1反思思想方法的意義
人們習慣于思考外部事物,卻并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方法,由于缺乏自我觀察的能力,很難發現自己的思想如何為下意識習慣所左右,以至使自己的思維能力難以提升。反思能夠使我們醒悟,看到自己思維方式的不足,反思是使思維上升為哲學的主要途徑。
將思維反思到哲學高度上的什么好處是:首先幫助我們會看清自己思維的弱點進而自覺改善思維能力;其次有助于理解其他人的思維邏輯,看出其思維局限并提高自己的說服力;第三使自己有自知之明,能夠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思維成果,防止擺到不恰當的位置。
世界正在跨入信息時代,人們需要以信息化的新觀念來改造社會,CIO應當成為思想觀念轉變的帶頭人,CIO能否代表新思維方式需要反思才知道。
1.2CIO職位因機會而生
CIO應有何種思想方法是由職位決定的,而職位是因生產力發展需要產生的,CIO的普及不是人們主觀臆想的結果,該職位是信息技術大發展的產物,特別是全社會互聯網大普的結果。
在信息技術出現之前不存在CIO概念,即使在信息技術取得相當進步的上世紀末,CIO職位也不重要,只有在互聯網充分普及的新世紀,CIO才成為企業、政府、社團組織必須考慮的職位,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全球資源的組織成本結構,不能適應新成本結構的組織將因低效被淘汰。
在信息技術發展初期IT改進的影響是局部性的,技術主管有無全局眼光并不重要,而互聯網時代的IT改進的影響是全局性的,必須有全局效益眼光才能適應信息化應用;信息技術全球普及產生了新經營模式,新合作,新產業、新技術、新競爭大量出現,新環境使封閉式信息化寸步難行,只有眼光開放的領導者才能適應,互聯網引發的新機會、新挑戰制造了CIO這一新職位。
1.3CIO與信息技術主管已是不同時代的職位
互聯網時代組織對CIO的期待與之前對信息技術主管的期待大不相同。
技術主管是面向工具的職位,其業務職責是保證技術的可行性,面對的是局部性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術主管沒有必要去考慮應用效益問題,效益是由業務負責人考慮的。
CIO是面向效益的職位,其職責是確保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效益,互聯網帶來了全局改進的機會,規劃有全局效益的信息化項目成為CIO的首要責任,CIO必須有整體效益的眼光。
互聯網之前的信息化應用多數并不改變業務的運行模式,信息技術主管是只面向組織內部的職位,面對的是內部改進問題與外部環境關系不大。
互聯網普及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信息環境,CIO是一個兼顧內外的職位,組織效益提高的機會更多來自外部新環境的適應,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面對的是業已經普及的互聯網及移動通信,CIO必須面向外部尋求生存之路。
局部信息化應用不足以影響組織的整體戰略,因此信息技術主管只是部門領導;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已上升為組織的核心戰略問題,CIO進入了決策層。
1.4思想方法影響CIO的生存
CIO的職位需要其以一種新觀念、新視角來對待組織面對的信息化機會與挑戰,組織對CIO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也是形勢所逼,在互聯網浪潮前面,順者昌,逆者亡,形勢不得不將重擔壓到CIO的肩上,CIO只有適者生存。
統計表明CIO的任職平均時間常短于其它高層職務,這一方面說明社會對于CIO寄予的期望超出了很多CIO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說明CIO的思維方式提高的迫切性,否則不能適應環境的苛刻要求。
多數CIO是由信息技術主管提拔上來的,其思想方法還來不及轉變為CIO職位需要的思維方式,而完成由技術主管思維方式向CIO思維方式的飛躍是成為稱職的CIO的關鍵一步,為此需要認真研究兩種思想方法之區別。
二、局部視角與全局視角
2.1CIO的全局視角
CIO的全局視角集中反映在兩方面:全局改進視角與全局效益視角。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CIO必須從全局來規劃信息化改進,互聯網前時代信息技術是局部應用技術,信息技術主管只需要局部視角、技術視角,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是能夠支持全局改進的技術,提供了全局改進的機會,收益是與改進的范圍成正比的,信息化改進的機會甚至延伸到機構之外,只有非常廣闊的視野才能利用好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機會。
CIO全局視角特點的第二方面表現在高度關注全局效益。在信息技術局部應用時代,應用是部門領導發動的,效益是局部性的估算也容易,主要由部門負責人考慮,技術主管可以不過問;而全局改進的效益估算就不容易了,需要專門的知識與對機構整體效益的理解,CIO是被機構安排來營造信息化總體效益的,具有全局效益的視角成為CIO的職務的基本功。
2.2互聯網將創新改近拓展到機構之外
在互聯網之前的信息化應用是機構內部的事情,互聯網之后的信息化應用是跨越機構的事情;社會的信息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互聯網已經普及到家庭、普及到個人智能手機,信息化已在一個不分內外的大系統上運行,信息技術改進的機會早已跨越了機構的邊界,與社會改進融為一體。
我們看到電子商務的改進正努力與家庭網絡、移動互聯拼命貼近,不與用戶環境緊密連接將無法生存,電子政務也在努力與居民各種智能終端相貼近,居民手中的信息設施成為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的重要資源,企業信息化已進入產業鏈合作階段,企業競爭發展為產業鏈競爭、合作體系間的競爭,CIO的視野必須非常廣闊,要看到機構外的機會與威脅才能幫助機構在新時代生存。
2.3CIO的新成本觀念
CIO與信息主管思維方式的又一個區別是對于成本的認識,信息技術主管的成本概念是會計成本概念,信息主管主要是執行任務而不是選擇任務,執行者無需考慮機會成本。
CIO的職責首先選擇任務而非執行任務,機會成本的意識對CIO十分重要,機會成本觀念能夠引導CIO努力選擇更有價值的項目,機會成本理論認為一件事情的成本是為此放棄的最有價值的項目機會。
現代通信與互聯網技術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生產與生活的成本結構,這樣就為社會帶來了資源重組、流程重組提高效益的機會,成本結構的改變創造了許多新業務機會,服務外包、電子商務都是網絡帶來的新機會,CIO的重要任務是發現機會、評價機會的價值,幫助機構選擇最好的機會增加效益。
成功的企業家是以機會成本的理念經營的,蹩腳的企業家看不到機會成本只能揀芝麻,CIO要以機會成本的觀念去選擇信息化項目才會取得更大效益。
2.4形勢把CIO推向決策思維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大普及改變了各機構的生存環境,通信與信息處理的成本一直是機構運行成本的重要內容,如今這一成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必然對各機構、組織的生存模式產生巨大沖擊。一種機構的生存是以其資源利用有效率為理由的,信息成本的巨大變化將使不能有效利用該機會的機構進入被淘汰的范圍,信息化問題成為機構(尤其是企業)生存的戰略問題,這使得CIO進入決策層領導圈。
CIO進入決策層是信息化的戰略影響力造成的必然結果,各種機構特別是企業需要有信息時代的預見力來求生存、求發展,CIO需要有開放的戰略眼光,CIO進入決策層的原因還在于信息化帶動的改革是全局性的,需要組織各部門聯合行動,進入機構的決策層才有利于組織各部門的聯合行動,進入決策層的CIO需要對組織的業務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只有深刻地理解機構的業務才能很好地規劃組織信息化建設取得機構的效益。CIO主要不是信息技術官,而是懂得利用信息技術追求業務效益的領導者。
三、工程思維與效益思維
3.1工程思維是確定性思維
信息主管思維主要是工程性思維,而CIO不僅要有工程性思維還要有效益性思維。工程思維方式與效益思維方式有很多不同。
信息工程思想方法是形式邏輯的思想方法,它是信息完備條件下的推理方法,其結論都包含在前提條件之中,這種嚴謹思維對于解決信息技術的問題是非常有效的,它是信息技術得以生存的基礎,復雜的信息工程正是依靠這種思維設計出來的。
但是嚴謹的邏輯也有其局限性,對信息不完備問題,沒有成熟的方法、沒有精確的表達,工程邏輯無法解決此類問題。CIO的責任是創造信息化效益,效益問題是不確定性問題,不是工程邏輯能夠搞定的。很多CIO是直接由信息技術主管提升而來,非常習慣嚴謹的工程思維,但僅有技術的思維邏輯是無法勝任的,CIO需要學習不確定性問題的處理方法。
3.2效益思維是不確定性思維
CIO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并不是系統能否正常運轉,而是系統能否為機構帶來效益。效益是不確定性問題,效益因人而異,效益是多目標的綜合,影響效益的因素很多,大部分因素都是無法清晰表述的,一些因素在不停變化,因此效益必須要用不確定性問題的思維方式來應對。
工程問題有規范的方法和規范的答案,不確定性問題沒有規范的解決辦法也沒有統一的答案,只能對一個又一個方案反復比較,選出更好的方案。不確定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一切決定都是有風險的,不確定性問題的解決是一種需要承擔風險的決策。不確定性問題的決策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經驗、閱歷和良好的直覺。
3.3CIO要學習不確定性問題的思維方式
技術主管主要面對工程問題,而CIO既要面對工程問題更要面對大量不確定性問題。確定性問題是相對的,不確定性問題是絕對的。確定性問題數目增加、時間延長、服務擴大都會變為不確定性問題。
單個建設項目容易按工程方式進行管理,但多個建設項目的管理就超出了工程管理的范圍,需要設計項目管理機制、合理分配資源、對各項目效益的評測,多個項目管理轉變為不確定性問題。短期建設項目管理重點是技術可行性,屬工程問題,但項目的長期管理會產生可持續問題、效益問題、人事管理等一系列不確定性問題。
不確定性問題不是工程邏輯能夠解決的,CIO需要擺脫單純技術思維,學會不確定性問題的解決方法。
四、“做什么”比“怎么做”重要
4.1“做什么”為什么比“怎么做”重要
CIO與技術主管的責任是不同的,技術主管只管“怎么做”不考慮“做什么”,CIO主要考慮“做什么”,將“怎么做”盡量分給專業人士去做。
對大多數機構,選好“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因為“做什么”是確定目標的工作,目標對了才能產生效益,目標若是選得不好,做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的價值。
信息化項目設施是一項工程,工程是有章可循的,容易外包、容易檢查,加之信息技術越來越完善,“怎么做”的難度在不斷下降,“怎么做”問題越來越不成為CIO思考的焦點。而“做什么”則呈現了越來越多的機會,選對了好題目能夠帶來大得多的效益。
4.2選擇好目標為什么難于“怎么做”
工程問題與不確定性問題有著不同的評價標準,工程問題有明確的答案,有規范的方法,它是一個對錯問題,如解數學題一樣,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隨著信息技術的完善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怎么做”的外包服務也越來越容易。
不確定性問題沒有對錯,只有優劣,如同畫畫一樣,其優劣是通過比較得到的。CIO選擇信息化“做什么”是不確定性問題,其不確定性問題的關鍵在于可選擇的方案只是一種可能性,或者是一種機會,可被選擇的內容是想象出來的機會,沒有豐富的想象力是提不出新方案的,“做什么”的選擇看起來沒有什么約束,但要出類拔萃往往更不容易,需要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和價值判斷力。
4.3CIO怎樣適應“做什么”的需求
CIO對一個機構信息化首要的貢獻是為機構選擇了恰當的信息化目標。其次才是執行計劃實現目標。“怎么做”是可以委托外包的,但“做什么”必須機構自己決策,外人很難準確理解機構的使命與價值觀。
CIO要能有效幫助機構選擇恰當的信息化目標需要做很多功課,需要很好理解機構的業務、使命與價值觀,這樣才能有價值的判斷力,同時要對信息化能力有很好的感悟,這樣才能夠發現信息化的機會,決策是面向未來機會的一種選擇,看不到機會將無從選擇,機會不是依靠邏輯能夠推導出來的,只有非常關注實際、非常關注他人的經驗、關注實例才能產生機會的想象力,才能做好CIO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