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在汽車產業革新的路途上,他們已攜手前行
當你計劃購買下一輛汽車時,你最看重車的哪些特性呢?動力、內飾、空間……
我希望車輛的座艙布局不再是固定的4座、5座、6座、7座,我希望它是一個自由空間,滿足不同場景需求的第三空間,比如我喜歡釣魚,車可以極度適配釣魚這個場景。——李凡,延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在北京開車,每天會花大量的時間在路上,而在堵車中,除了關注行駛安全,這段時間會很無聊,我希望下一代的車能夠在堵車中幫我減少焦慮感,增加駕駛的愉悅感。——朱輝,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技術銷售總經理
美貌與智慧并存,車輛的外觀很重要,另外在駕駛過程中,智慧的導入滿足新的生活空間也是非常關鍵的。比如家人使用同一輛車,車輛需要滿足不同的駕駛習慣和需求。——趙曉凱,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可持續發展軟件總經理
對于上述嘉賓的回答,你是否深有同感?
本期《對話數字中國》的話題聚焦在汽車產業,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與來自延電科技和IBM的嘉賓展開對話,深入探索汽車研發的數字化競爭力,以及由此帶來的產業變革。
體驗驅動的汽車產業變革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電動化與智能化帶來商業模式的轉變。汽車也從一個提供出行服務的交通工具,化身為一個能夠給使用者帶來新生活方式的載體。
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技術銷售總經理朱輝表示,汽車行業正在迎來一種打通新社交,提高新認知,創造新生活的感受價值變現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汽車的產品設計和生產變成以人為核心,以人的體驗為中心。
汽車不再只是簡單的鋼鐵鋁結合的冰冷機械產品,而是具有溫度的新空間,汽車變成個人感受和感官體驗的結合體。畢竟汽車產品的屬性在多樣化的需求下發生了變化,成為人的感知與體驗的延伸。
“如果說手機是part of your life,汽車則是partner of your life。汽車能夠提供不同的服務和感知,為使用者提供固定移動空間中的愉悅感,打造一種新的體驗,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交方式。”延電科技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李凡說。
延鋒的應對之道
汽車電動化已經進入下半場,智能化發展方興未艾。智能座艙作為科技感最強的消費單元,增長空間持續打開。智能化座艙開始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個延伸,一個可移動的生活空間。
延鋒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座艙供應商,其智能座艙產品也是圍繞體驗打造。而為了打造極致的體驗,軟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為軟件能夠感知人的訴求,提供一個舒適的駕乘環境,包括舒適的溫度、愉悅的燈光、愉悅的聲音。
而軟件在汽車中占比提升,對于研發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頻發變更,產品需要快速迭代、快速交付。為了應對變革,延鋒電子進行了充分的創新工作,涵蓋了產品、流程、人才、IT建設、數據創新,通過數字智慧的注入讓汽車更富靈性。
從軟件定義到軟硬一體,現在一個產品平臺通吃的狀態已經難以為繼。延鋒在產品方面實現軟硬件解耦,打造通用性硬件平臺,滿足多需求、多平臺、多維度的客戶需求。而在這一過程中,IBM提供了很好的整個軟硬件解耦開發工具。
在流程方面,過往延鋒是將全球客戶標準帶到中國,與中國企業一起成長。如今,中國企業已經走出了一條完全和全球不一樣的道路,延鋒不拘泥于既定的規則和路線,而是敏捷地與中國本體客戶進行合作,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人才方面,既有的汽車人才需要熟悉通信、網絡、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延鋒也在積極引入非傳統汽車領域的人才,這樣可以碰撞出更多的創新火花。
汽車快速迭代,OTA升級成為標配,持續滿足用戶的功能體驗需求。在IT建設方面,延鋒汽車的IT建設除了提供工具鏈和數據鏈,現在也在整合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滿足國家和行業的合規性要求。
在數據創新方面,延鋒引入消費市場的數據,洞悉客戶需求。例如車主對于屏幕的功能訴求,是否支持卡拉OK、打游戲、追劇等,從而定義相關產品。
從V到W的研發創新
汽車行業變革最大的就是軟件的投入。以高效研發為牽引,成為車企打贏價值戰的致勝關鍵。
傳統的汽車研發是“V模型”,從需求輸入到需求分解、軟件開發、軟件驗證,一直到產品交付,研發流程冗長,難以適應汽車生命周期正在縮短的發展趨勢。
雖然“V模型”很成熟,但是現在汽車行業的變革對于開發的進度、速度、迭代的要求更高,我們需要將“V”流程縮短。延鋒的做法是將把“V”變成更多小的“v”,將敏捷開發引入到整個汽車開發過程中,把“V”變成了類似于“W”形的過程,更快試錯和迭代。
舉例來說,客戶定義了需要一塊10寸車載顯示屏,可能到年終發現上市的車全部是15寸以上顯示屏。如果按照原先的V模型,這個還沒有走到產品驗證階段,可能還在研發階段,你就要重新規劃。而采用“W”模型開發則可以先把小的硬件輸入做好,最后的載體放在驗證階段進行。
李凡說,過往的研發“V”模式的終點叫Victory,而“W”模型則是Win的過程。我們需要將研發流程的創新從原先既定的東西變成更敏捷地應對客戶和市場變化。簡單來說,就是讓你的研發工作動起來。
“快狠準”是延鋒所在行業的要求,“快”就是你的研發速度,“狠”就是你的研發成本或者產品價格,“準”就是你能夠有更好的產品質量和交付質量。
在研發效能提升方面,延鋒引入了IBM汽車行業工程生命周期解決方案ELM(Engineering Lifecycle Management)。ELM做到了真正的端到端的一個平臺、八大功能模塊的全集成解決方案,交付可伸縮、可擴展的研發流程一體化管理。它由系統和軟件工程管理工具構成,可提供從早期設計到最終車輛檢驗和認證的整個生命周期的開發管理。
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可持續發展軟件總經理趙曉凱表示,汽車研發的競爭核心已經從產品研發能力和效率逐步向研發質量、研發創新、研發沉淀等領域轉移。ELM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作為IBM Rational軟件研發平臺的衍生和優化,已經在多個汽車頭部企業得到論證。從Rational到ELM,IBM結合對汽車研發的認知,“以軟件為核心,協同軟硬件開發至產品交付”,構建高效,高質量,高協同的研發管理平臺。
ELM與延鋒研發高效研發運營體系搭建的理念不謀而合,目前延鋒工程師可以在ELM系統中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項目級別,開發標準快速融入工作場景,完成基于角色的交付,大大提高了交付速率和質量。
“在ELM的基礎上,我們正在構建集成度更高的可持續優化的智能研發平臺,進一步提升在降本增效、研發創新、技術積累等領域的水平。”李凡說。
數字化共創打開車企的腦洞
如果說數字化轉型是關注如何挖掘數據,進而從數據中產生價值,數據更多是輔助業務。那么進入到數智化轉型階段,數據在改變生產方式,形成一種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價值。IBM在汽車行業具有深厚的積淀,同時擁有廣泛的技術能力,幫助車企客戶從從數字化轉型到數智化轉型。為此,IBM梳理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關注研發場景、AI技術、車聯網的高效運營。
我們以研發為例,2002年IBM就與中國汽車行業展開合作,從汽車需求到整個的開發過程,包括配置變更甚至部分的項目管理、測試管理。
隨著中國汽車行業進入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時代,IBM與汽車客戶一起進行數字化共創。朱輝表示,真正的共創意味著IBM和車企走到一起,下沉到車間和車企研發部門。“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來講,我們的責任是在有限的空間里營造出一個技術無限制的想象空間,打開車企客戶的腦洞,創造新的一代汽車的技術和體驗感,而不是被現有的技術所局限,重塑企業競爭力。”
IBM與延鋒是深度共創、互通互融。依托對數智化的理解和對汽車行業的長期耕耘,IBM幫助延鋒提升數智化競爭力,同時延鋒也將自身的實踐經驗分享給IBM,雙方一起推動汽車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趙曉凱表示,IBM創新團隊與延鋒團隊一起聯合創新,應對汽車行業的巨變。“近期我們與凡總所在團隊就‘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汽車行業的規模化敏捷’等重點的研發創新方向展開深度交流和互動的工作坊。IBM不只是提供軟件平臺,我們和客戶一起共創,攜手探索汽車行業數智化轉型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具體到與延鋒的合作,IBM將依托自身在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能力,在汽車研發、生產、制造、營銷、運營等多個方面展開合作,涉及業務分析、方法論創新、實踐路徑、工具系統融等方方面面,為延峰打造“量體裁衣”的數智化引擎。
展望未來,中國汽車行業正面臨著百年不遇的機會。李凡表示,延鋒與IBM會做好將“一出一入”兩件事情。“一出”是雙方推動中國企業和中國模式出海,提高整個汽車產業的制造效率。“我們希望通過中國速度結合全球市場多年積累出來的先進經驗,打造一個全新的模式。”
“一入”是除了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延鋒與IBM聯合更多資源在車聯網等領域展開合作。“汽車行業具有行業壁壘,但是IBM在汽車行業可以起到跨界破局的作用,讓汽車行業更好騰飛。”李凡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