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維和研發之間的那點事
小陳和小趙之間的矛盾屬于典型的運維和研發之間的矛盾,小陳是運維,小趙是研發。兩人一開始私人關系很好,一起進公司,共同參加了為期一周的新員工培訓,吃住都在一起;情景模擬時,兩人分在一個組并肩作戰,還經常一起吃午飯。
然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矛盾的起因是他們公司最近在上的容器項目,使用Kubernetes及一些開源工具。CTO的意思是先上研發測試環境,充分驗證后,再上正式環境。Kubernetes環境當然是由運維搭建,研發使用。很巧合的是,運維的負責人是小陳,研發的對接人是小趙。
小陳學習Kubernetes的熱情很高,各種方案也很愿意嘗試,雖然公司沒有要求,但是小陳還是開啟了996模式。但是實際情況確是小趙對小陳搭建維護的Kubernetes環境并不滿意。小趙總是抱怨小陳的維護的Kubernetes環境充滿各種問題,不是讀寫速度慢,就是網絡卡頓,甚至有一次,因為存儲故障,居然弄丟了小趙他們組的部分代碼。
一開始小趙還找小陳私下溝通,但是丟數據那次,小趙實在忍無可忍,終于去找了小陳的領導。小陳也是憋了一肚子氣,因為Kubernetes畢竟是新東西,還在持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各種奇怪問題的。
雖然有點煩,但是矛盾歸矛盾,小陳該處理還是處理,該優化還是優化。但是最近一個月,有些奇怪,小趙再也不找小陳麻煩了,或者說小趙再也不找小陳了,小陳反而有些不習慣。小陳這時候才想起去Kubernetes環境上看看,一看嚇一跳,研發的同事已經有好長時間沒有使用自己搭建的Kubernetes環境了。
容器項目是CTO自上而下的推行的,研發同事不可能不搞了吧,小陳心里有些打鼓,決心找小趙一探究竟。
二、是什么神器讓研發自己就能搞定K8S
小陳為了緩和矛盾,決定還是請小趙一起吃個晚飯,喝點小酒,打探一些真實消息。飯局還是經典的燒烤加啤酒,幾杯酒下肚,冰釋前嫌,小趙終于揭開了謎底。
小趙說,因為小陳的Kubernetes環境問題,影響了研發的進度,研發領導讓他調研下,看看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小趙調研了市場上的各種方案,做了對比,最后選擇了青云的QKE(QingCloud KubeSphere Engine)方案。
小趙說經過測試,并且將近一個月的使用,QKE的方案穩定,性能不錯,而且是他測試過的方案里面交互功能最好的,最重要的是數據存儲使用的是青云已經成熟的方案,再也不用擔心丟數據。
小趙說,QKE吸引他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支持可視化的微服務治理
小趙說QKE提供可視化的微服務治理功能,將自己以前許多需要手工操作的工作進行整合。QKE將Kubernetes 的服務進行更細粒度的拆分,提供完善的治理功能,包括支持熔斷、灰度發布、流量管控、限流、鏈路追蹤、智能路由等完善的微服務治理功能,支持代碼無侵入的微服務治理。
比如灰度發布吧,以前很繁瑣,現在可以非常方便的實現,還是可視化的。
2. 支持拖拽式的DevOps流水線
小趙說QKE支持基于Jenkins 的可視化 CI/CD 流水線編輯,不需要對Jenkins 進行配置。以前都是自己提需求,小陳幫忙配置Jenkins,小陳忙響應慢,現在好了,拖拽下幾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3. 日志查詢超級方便
小趙說QKE工具箱提供的日志查詢功能,對研發來說好得簡直不要不要的。
以前找小陳查日志,小陳反應太慢了,現在只要自己需要,隨時可以查日志,還支持檢索。
4. 支持快速構建與發布
小趙說QKE發布也非常方便,簡單幾步就可以完成發布。自從用上了QKE,發布再也不用編寫 dockerfile了。
QKE 支持對代碼(Source-to-Image)或者制品(Binary-to-Image)進行快速容器化的工具,支持從已有的代碼倉庫中獲取代碼,或通過上傳制品的方式,自動構建鏡像和完成部署,并將鏡像推送至目標倉庫。
三、10分鐘創建Kubernetes集群?有沒有這么神?
小陳聽完小趙說的,有點半信半疑,QKE真的有這么方便,飯局結束回家之后,小陳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注冊青云帳號,沖了100元,體驗了下QKE。
首先,創建很簡單,許多選型默認都自動填上了。
第二步是設置網絡。
為了方便訪問,可以申請一個公網IP,青云平臺有詳細的提示。
只需要這兩步,就創建好一個集群了。
大概不到10分鐘,一個Kubernetes集群就創建完成了。想想自己搭建一個完整的Kubernetes集群需要好幾天時間,真的是天壤之別呀!
在首頁可以看到集群中的資源,按照系統提示,小陳打開管理界面,發現內置了好多工具,看來QKE就是天然為開發工作設計的。
通過工具箱,小陳發現,還可以登錄Kubernetes的命令行界面。
對于他這樣的重度Kubernetes愛好者還是很有幫助的。
QKE還支持多個維度的監控,支持開放標準接口,可以對接企業運維系統。
QKE支持和青云QingCloud的云平臺打通,可以和云主機連通,可以使用云平臺的網絡、存儲資源,QKE的網絡、存儲解決方案也借鑒了許多云平臺的成熟經驗,小陳用工具測試了下,發現性能和穩定性都不錯。
一番體驗之后,小陳感覺有些絕望,自己努力這么長時間,也沒有做好的事情,居然被青云解決了,而且更易用,感覺自己這段時間只是在重復造輪子,還造得不好。
一晚上,小陳徹夜難眠,天快亮的時候,小陳突然眼前一亮,找到了希望。立馬起床規劃了以下事情:
第一,在公司內部布道青云的QKE,自己可以成為QKE的專家,讓大家有相關的問題都來找自己。
第二、將QKE的監控信息和運維監控系統打通,以后更好的為研發和其他運維同事服務,也可以進一步的進行數據分析,看看能否為業務服務。
第三、運維部一直有把現有的運維系統容器化的計劃,借助QKE平臺,可以讓這個計劃加速。
天一亮,一上班,小陳就迫不及待找領導聊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向領導演示了青云的QKE平臺,運維部的領導比較認可。CTO給的時間很緊,通過青云的QKE平臺,可以多快好省的完成任務,領導也很滿意,還夸獎了小陳。
四、后記:上容器,不必重復造輪子!
下班以后,小陳感覺輕松了許多,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同學小張,在一家公司做運維,他們公司最近也在上容器項目,也是碰到各種問題,他們兩個還經常一起交流討論。
小陳立刻給小張打了一個電話,分享了他的經驗之談:
容器是大勢所趨,這個是大家都看到的,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容器項目,但是最終穩定可靠的容器云平臺,還是QKE這樣的項目的天下,因為像青云這樣的服務商更有實力,更有經驗,有足夠的能力保證平臺的性能和穩定性。
小陳還給小張推薦了青云QKE平臺,運維的工作不應該是重復造輪子,在類似QKE這樣的平臺之上,尋找更靠近業務的機會,才會更有價值!